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郑和航海图》并非《郑
郑和下西洋航海图考
郑和下西洋的船
郑和航海的终极点——比
试论郑和宝船
迄今发现最早的郑和下西
明初对外友好关系与郑和
郑和下西洋和中国货币政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
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
最新热门    
 
“郑和悲剧”的历史性警示意义

时间:2009-7-24 13:45:44  来源:不详
上其他地方。借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同属基督教文化体系的东正教地区,西方古代文明先驱、科学与航海的发祥地希腊,失去了蓬勃发展的势头;雄心勃勃的俄罗斯,以及一些东欧国家总是远逊风骚,上不了台阶?为什么坚拒宗教改革、脱离罗马教廷,厉行“政教合一”的海洋霸主西班牙,俄而一蹶不振,沦为欧洲突飞猛进大趋势的局外另类,包括它在美洲的广大殖民地,普遍明显落后于新教国家及其殖民地?
    中国本来非常幸运。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倡导以“仁学”为核心的理性儒家思想体系,提供了一整套“肯定人欲,引上正道”的伟大理念,堪当引导社会发展进步不止的优质一流“路轨转辙器”。
    “人欲”者,出诸一切生物“趋利避害”本能的利己私心,光明正大,理所当然;但若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无视他人和群体利益,任凭私心趋于损人利己的极端,成为与“唯我主义”同义的“自私”之心(孔子那时称为“贪欲”),就是驱策灵性能力用于犯罪邪道的万恶之源了(相当于基督教神学所说人类特有的“原罪”?);到头来终要导向自己的反面,利益不保,遗祸大众,难逃伦理和法制的惩罚。
    ----“贪欲”不同于“人欲”,“自私”之心也不同于“私心”;它们既非同义词,甚至不是近义词。
    “与鸟兽不可言仁”也。作为举世无双的灵性人类,必当超越与鸟兽虫豸共有的生物本能,摆脱“弱肉强食”型“丛林法则”的局限性,去寻求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当行之路”。
    一切生命体当中,唯有“万物之灵”的人类能凭天赋特秉灵性能力感悟,弘扬“利他爱心”(公心)以调控那与生俱来、其势强劲、容易趋向自私极端的利己私心,从而建立良性的人际合作关系,可以驱使灵性创造能力循正道顺畅发挥;是为人类特有的伦理道德观念滥觞,藉此方能组建社会生活,走出史前蒙昧时代,呈现发展进步大趋势。
    儒学“以人为本”,“以己为本”,“以利为本”;但以为人当因“自爱”而“爱人”,由利己私心升华焕发足够强度的利他爱心(公心),于是利己的努力不仅无害于人,还能带动集体、社会、国家,以至整个人类大家庭发展进步,在共赢的格局中实现利己效益最大化。(参见附录:参考文章之4)
    这是因为,“爱人”可以“使人爱己”。“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无德于人,而求用于人,罪也。”(《礼志》)
    摈斥爱心的自私或唯我主义者其实是傻瓜。所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爱心(公心)为你带来尊敬、赞美、信任、支持、多助、和谐以及安全感;因此,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弘扬利他爱心(公心),决不是否定个人重要性的苦行主义,更非无谓的自我牺牲,而是一种最为他人和集体乐於接受的爱己方式,或者说绝顶高明的利己之道;应是“万物之灵”生存和发展的要素,成功和快乐之源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三者之中,“人和”是一切事业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人和”因 “两心”(利己私心和利他爱心)协同运行而发轫;一旦“两心” 协调关系达到当时当地条件下的优化状态,借用无线电学名词“调谐”,称之为“两心调谐”状态,则“人和”进入极致佳境。
    证之孔子原话,《荀子.子道篇》有这样的记述:
    孔子同学生们讨论“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贡对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孔子给予他们“士君子”的好评(相当于八十分吧)。
    颜回答得最出色,说:“智者自知,仁者自爱”,直接挑明了仁的本源。利他的爱心(或公心)系由利己私心升华生成,行仁的根本动力源自利己私心;出诸“自爱”的利他之心,才是有源有本,或者说是靠得住的真性仁心。“仁者爱人”者,是“仁者使人爱己”的“自爱”表现;换言之,离开了为己的“自爱”,就“一切皆空”,什么事情也作不成了。于是孔子给予颜回最高评价:“可谓明君子矣”(打满分了)。(《家语. 三恕》有类似的对话记录)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