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梁启超:“激进-保守”
梁启超、鲁滨逊“新史学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考古学
梁启超的历史教学思想与
梁启超:史学比较方法的
从梁启超到白寿彝--中国
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
论梁启超的民族观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宪政运
梁启超荀子研究论析
最新热门    
 
梁启超在构建近代史学理论体系上的贡献

时间:2009-7-24 13:46:00  来源:不详
耻知惧,察吾遗传性之缺憾而思所以匡矫之也。夫如此,然后能将历史纳入现在生活界使生密切之联锁。”这样来界定“史”的目的,又是世界激烈竞争、弱肉强食的形势使民族生存经受严峻考验的时代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在今日惟个性圆满之民,自进为种族上、地域上、职业上之团结互助,夫然后可生存于世界而求有所贡献,而历史其物,即以养成人类此种性习为职志。”

梁氏认为今日理想之史著,必须再现出昔日人类活动的“体相”,且能显示出历史演进之因果关系,最终可为国民生活提供借鉴,因此对“史”下了这样的定义:“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根据这一定义,他为撰成一部“适合于中国人需要之中国史”设计了22个项目,主要有:中华民族如何由各族混合淳化而成,民族间的关系和中华民族活动范围的拓展,与世界的关系,政治组织、经济活动和经济制度,民族思想和思潮演变等。最后,归纳中国史的主要内容为四项:“第一,说明中华民族成立发展之迹,而推求其所以能保存盛大之故,且察其有无衰败之征。第二,说明历史上曾活动于中国境内者几何族?我族与他族调和冲突之迹何如?其所产结果何如?第三,说明中国民族所产文化,以何为基本?其与世界他部分文明相互之影响何如?第四,说明中国民族在人类全体上之位置及其特征,与其将来对全人类所应负之责任。”这四项,构成了有机联系的四个层次:中国历史发展大势——各民族的活动和关系——思想文化的特点——中国与世界。梁氏所规划的近代史学,记载范围之广阔为旧史所无法相比,在指导思想上则明确贯串了近代国民意识和进化观点,因此,这些理论主张对近代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梁氏又根据上述对“史”的意义的界定,系统地提出对旧史改造的意见:一、改变旧史以“少数特别阶级”(贵族,或官僚阶级,或智识阶级)为写作对象,为以国民为对象;二、“以生人本位的历史代死人本位的历史”,彻底改变旧史那种“费天地间无限缣素,乃为千百年前已朽之骨校短量长”的状况;三、史家应改变“中国古代,史外无学”的旧观念,做到集中精力于对人类“各种活动之相”的研究;改变旧史家好加主观褒贬的做法,提倡客观研究的精神,“务持鉴空衡平之态度,极忠实以搜集史料,极忠实以叙论之,使恰如其本来”;五、对旧史的史料价值,应以“科学的眼光严格审查”,“重新估价”,作材料的搜补和考证;六、改变旧史片段、孤立、不相联属的状况,新史叙述史实,“横的方面最注意于其背景与其光交,然后甲事实与乙事实之关系明”,“纵的方面最注意于其来因与去果,然后前事实与后事实之关系明”,还应有说明,有推论,使整部的史书成为结构严密的系统的著作。以上各项,实则以史的对象、视角、史家的态度、史料的搜集和考证、史书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这六个方面,对比论述了新的史著与旧史的不同,规划了由改造旧史到创造新的史著的途径。关于集体编撰通史的组织工作,梁氏提出应联合各方面有专门学识的专家先作专门史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从事通史的研究和撰著,“分途以赴,合力以成”。

梁启超论史的目的、范围和旧史的改造,确有自己的系统性。他的主要出发点和归宿,是改变旧史为帝王或特殊阶级服务,而为国民服务,改变旧史与现实生活割断联系,使之与当今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尤其具有卓识。但梁氏论点也有自相矛盾之处,如他指责旧史家主张史学“经世”是一种狭隘的目的,而他本人极力主张史应当为今日国民所“资鉴”。其实,梁氏提倡史著为当今社会进步服务,也是传统史学“经世”观点在近代的发展。

    

二、论历史的因果和动力

 

这是史学理论极其困难的问题,因为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历史事件的演变,历史形势的变迁,无一不是极其复杂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历史道路又千差万别,要从中概括出法则性的东西,实在戛戛乎其难!梁氏于本世纪初在《新史学》中已经倡导历史研究的任务在于求得历史进化之公理公例,探索因果关系。至20年代,他的认识已大大深化,提出了以下一些重要论点。

(一)关于历史事件的互相联系,梁氏认为历史事件的发生、民族的活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