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
北宋亡国的缘由
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
北宋两刘牧再考
北宋西夏间贡赐交往中的
从《清明上河图》和《东
北宋时期前往高丽贸易的
中晚唐五代北宋地权的集
北宋经制西北民族对生态
关于对北宋时期资本主义
最新热门    
 
北宋儒士文士与党争(二)

时间:2009-7-24 13:46:22  来源:不详

而王安石新学之所谓“道”是汲取了老子、王弼及张载元气论的思想,以本末论“道”,认为“道”是元气与冲气、无与有、自然与形器的统一。“道”的本质是元气、无、自然;“道”的作用是冲气运行、有、形器。这明显带有道家、玄学及元气本体论的痕迹,而没有把儒家伦理作为“道”的主要内容。尽管王安石也批判了老子“道常无为”的思想,重视礼乐刑政,提倡积极有为,但他所汲取的法家、道家的观点与二程所坚持的正统儒学还是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故而遭到二程严厉的批评。另一方面,王安石亦以自己的观点衡估程颢,认为“此人虽未知道,亦忠信人也”(87),在对程颢为人方面有所肯定的同时,更指责其并“未知道”。而程颐则站自己所体认的“道”论立场上严责王安石“却不向道,只这个便是不会读书”(88)。他们双方都互相批评对方“未知道”、“不向道”,可见王、程对“道”的理解确实是各不相同的。对此,二程指出:

        介甫只是说“道”,云我知有个“道”,如此如此。只他说“道”时,已与“道”离。他不知“道”,只说“道”时,便不是“道”也。(89)

其实,细细论究起来,双方论“道”不同仍在于二程以儒家伦理作为“道”的内涵,认为“道”是“天理”的代名词;而王安石的“道”不仅在本体上是元气、无,而且揉杂着法家、道家的思想。这是双方哲学思想上的基本分歧。二程之所以一再批评王学支离驳杂,不能守约,并指出王学之患甚于佛教,其原因就在于此。与此相联,在政治实践和变法指导思想上,二程主张行仁义以变法,在变法中贯彻理学思想的指导,而王安石则力兴事功,重视功利的作用并注重朝廷聚敛效应,这自然会遭到以人本主义为基本关怀的二程的严厉批评。由于在变法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严重分歧,故而二程对王安石所行变法举措十分不满,在劝谏神宗无效的情况下,程颢上疏声明退出变法实践,不与王安石兴利之臣为伍,并对安石以兴利指导变法严加指责,其疏曰:

        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尤非朝廷之福(90)。

程颢就这样从主张并参与变法到反对安石变法而退出朝廷。我们显然不能由此而得出二程政治保守主的结论,因为从中所见到的只是其与王安石在变法指导思想上的本质性歧异。正因为这缘故,从“尚德”、“行仁义”的指导思想出发,二程主张“随时因革”、“圣王之法可改”的同时,更认为“三代之法有必可施行之验”,强调在治道上不应有古与今、前世与后世之分,而应充分体认到圣人之道同条共贯,应始终如一地将之作为治国理据,尽其道则大治、反之则不治。他们由此而反对王安石“祖宗不可法”、“先王之亦不可复于今”这这样一种完全抛开传统的观点(91)。这表明王氏新学的变法思想同二程所坚持的儒学“道统”观念存在着原则上的差异。这差异由之而导致的二程对王氏新学尤其是其变法思想的严厉批斥,不仅使得王氏新学被摈于正宗儒学之别,而且使得后来的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思想文化越来越趋于义理化、伦理化。理学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原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影响既深且巨,不容轻忽。

最后对二程洛学与三苏蜀学的关系稍作阐述。

二程洛学与三苏蜀学的关系亦颇复杂。在对待王安石变法问题上,洛学与蜀学都持反对态度,故而在当时被称之为“旧党”;但这“旧党”内部各自的立场又有所不同,洛、蜀两党不能不互相间进行批评、责难乃至攻讦,这导致程颐被挤、苏轼遭黜。在政治上各有所失。而政治上的分歧折射出学术思想上的差异,其深层次的原因乃在于洛学和蜀学属于不同的文化派别,具有不同的学派性和思想特征,各自对当时及后世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一般说来,洛学长于哲学理论思维,易被朝廷作为官方统治思想;蜀学长于文学形象思维,易于在民间流传。所以,洛学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深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指导上,经过长期积淀,深入人心,潜意识地发生着持久而又深刻地作用;而蜀学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众化的文学层面的熏陶和习染上,容易被一般民众所接受,发挥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三苏的文学自有其深层次的形而上之“道”作为基础;当时蜀学的重要人物之一秦观曾评论苏氏之“道”与“文”的关系:“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阁下论苏氏而其说止于文章,意欲尊苏氏,适卑之耳!”(92)可见,苏氏之“道”是最被蜀学人士自己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