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
明代的地方官制
也谈“黄宗羲定律”
明代官场——张居正 没
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明代流刑考
明代大都督府略论
明代皇位继承中的监国
最新热门    
 
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对何炳棣研究结论的思考

时间:2009-7-24 13:46:40  来源:不详
论断之不谬,也说明洪武四年的进士大都产生在宋元士大夫家庭。从这一点讲,艾尔曼说的科举是“优秀分子的轮转”[31],有其道理。
  永乐后,元代儒户后裔在科举竞争中的优势不复存在 [32],加上明开国之初地方儒学的学额有限,永乐至天顺朝可能产生的B类进士不会太多。但随着C类进士的逐步增加,这时段的进士来自仕宦及士大夫家庭的也应该比较可观。

 

四、明代前期科举社会流动率高之结论的非典型性

 

  何氏的明代前期科举社会流动率高,也即出身仕宦家庭的进士相对较少的论断,应经得起史实的检验的。但本人分析后认为,这主要是其前朝——元朝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汉族知识分子政治地位低下,占人口极大多数的南人很难入仕或深造形成的;可看成元代特殊的文教、用人政策留下的“后遗症”,是一种短暂的、非正常现象,在科举史上并不具备典型的意义[33]。
  在讨论展开前,我们必须先设定与代际身份有关的几个技术参数。第一,中式的平均年龄。据刘海峰的研究,明代科举的平均年龄分别为秀才24岁、举人30岁、进士35岁[34]。由于贡生大都是从廪生中按资历选拔出来的,年龄一般应比进士还大,但明代前期“挨贡”似乎不像后来激烈,故我们可以把明代前期贡生入学的平均年龄看作与进士相同。第二,已成年男子出生时父亲的平均年龄。明代早婚,然亦多子,为方便起见,我们也按秀才的平均中式年龄24岁为明代成年男子出身时父辈的平均年龄。即曾祖、祖、父与子的平均代际间隔时间为24年。则秀才中式35年、举人中式29年、进士中式及廪生入监24年后,他们的功名才有可能出现在下一代进士的履历上。第三,曾祖以下三代涉及的平均成年男子数。根据曹树基关于明代墓主育子率2.7人、墓主子代的育子率1.5人左右的研究结论,以及墓主子代的育子率比墓主明显减少的趋势分析,我们假定明代较高社会阶层养育成年儿子的平均值为1.8人[35],则在曾祖-→祖(第一代)→父(第二代)→己(第三代)等父子链上应该出现的平均成年男子分别为1.8人、3.24(1.8×1.8)人、5.83(3.24×1.8)人,合计10.87人。这意味着代际关系越远,影响的广度越大(代际关系越近,帮助的力度更甚),到了曾孙一辈,他对下代的影响平均会涉及到近11个成年男子。当然,这些是纯理论上的推理。另外,明代入仕的平均年龄,除了武官,大致可对应举人、进士的中式值。由于没有查到元代获取功名和充任官吏的年龄资料,相关材料暂时只能参照明代的数据。

  1、元代仕宦对入明后裔影响的概率

  明洪武年间进士的祖上三代涵盖有元一代,建文、永乐时期进士的祖上三代的大多数也属元人。故了解明代前期A类进士,首先看元代的仕宦情况。从何炳棣到萧启庆,关于进士家庭是否仕宦出身的主要标准大致相同:一是指进士、举人、贡生等有中高级科举功名者;二是指官员,元代则包括吏。
  元代只进行了16次科举,录取进士仅1139人(不含国子生考取的),平均每年仅12.8人,只及明清的七、八分之一。元代的举人是进士的3倍,即使不考虑乡试重复的因素,总量也不过3417人左右,平均每年38人,约是明代的十分之一,清代的十五分之一[36]。众所周知,元代实行的是“四等人制下的科举取土”,进士中额,拥有百分之九十几人口的汉人、南人仅占一半,另一半给了享有特权的蒙古、色目人[37]。更要留意,后者在明代的进士、举人中很难找到,少到可以不计的程度。故以上的进士、举人数入明后对子孙的实际影响还要减半。元代虽然有三个国子学,但在校学生总数似不会超过一千人,且三个国子学不招南人,汉人也只占其中的小部分。若不考虑人口增长因素(下同),明洪武至永乐时期进士祖上可能出现的有中高级功名的概率,大抵是明中期至清代平均数的十分之一左右,当然,随着时间的后移(下同),这种差距会逐渐缩小,但不影响“明代前期”的基本结论了。
  元代重吏轻儒,各级政府官员主要通过吏员出职的途径选用。据《元典章》卷下《吏部一·官制一》记载,文宗时有品级的官员22490人,内有汉人15738人,占70%[38] 。但这里没有区分汉人中的南人与北人。韩国学者周浮标根据《元史》等有传可稽的3419位元朝官员统计出族种比例:蒙古族占22.64%,色目人占26.88%,汉人占39.84,南人占10.24%,另有0.4%不详[39]。由以上两组数据推测,占元朝总人口80%左右的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