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的关
回鹘牙帐城掠影——蒙古
古代回鹘文史诗《乌古斯
回鹘人的佛教写经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译
论回鹘语文对契丹的影响
佛教与回鹘讲唱文学
从回鹘文《罗摩衍那》看
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回鹘
从《弥勒会见记》到贯云
最新热门    
 
论回鹘文化对西夏的影响

时间:2009-7-24 13:48:28  来源:不详
本上将西夏势力逐出了河西。但是,西夏的既定方针未变,从未放弃对河西的觊觎,韬光养晦,志在必得。经过10余年的养精蓄锐,终于在1028年寻得机会,以突袭战术一举攻克了甘州,回鹘“夜落隔归顺王仓促出奔,元昊置兵戍其地而还”。[3]借其余威,西夏又乘胜从回鹘手中拿下了凉州,并以之作为经营河西的大本营。由于此时盘踞湟水的吐蕃势力还相当强大,为确保甘、凉的安全,西夏未敢乘胜西征而是集中兵力南下攻打吐蕃。1035年,后方已基本稳固的西夏始放开手脚,挥军西向,直取归义军统治下的肃(今甘肃省酒泉市)、瓜(今甘肃省安西县)、沙(今甘肃省敦煌市)三州。史载:
[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辛未,元昊]再举兵攻回纥,陷瓜、沙、肃三州,尽有河西旧地。[4]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抵抗西夏军队的不是归义军势力而是回鹘,说明当时统治肃、瓜、沙的归义军势力已相当衰弱,回鹘势力却很强大,以致成为归义军政权抵抗西夏的中流砥柱。
西夏击败回鹘,占领肃、瓜、沙三州,并不意味着回鹘势力的消亡。相反,回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很强大,并有力量向西夏发起进攻。南宋李焘记载说:
[庆历元年(1041)四月甲申]徙凤路部署、知秦州、定国[军]留后曹琮为陕西路副都部署,兼经略安抚缘边招讨副使……曹欲诱吐蕃犄角图贼(即西夏——引者),得西州旧贾,使谕意。而沙州镇国王子遣使奉书曰:“我本唐甥,天子实吾舅也。自党项破甘凉,遂与汉隔。今愿率首领为朝廷击贼。”上善琮策,故使副[陈]执中寻加步军副都指挥使。(原注:琮本传载此三事皆不得其时,今附见,更须考之。除步军副帅乃五月己巳,今附见)。[5]
这一记载说明,当时沙州回鹘的势力是不小的,他们在“镇国王子”的率领下与西夏展开斗争,并得到了宋秦州知州曹琮的支持。既然有王子,就应有可汗。其实,在沙州回鹘朝贡宋朝的记录中就二度出现有可汗称号,即庆历元年(1041)十月和翌年二月的遣使人“沙州北亭可汗”。综合多种因素,我们认为,自1036年至11世纪60年代末,瓜、沙地区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是沙州回鹘王国而非西夏政权。[6]
甘州回鹘和沙州回鹘政权相继灭亡后,河西完全成了西夏政权的一统天下。其遗民除部分外逃外,大多都沦为西夏的属民,回鹘—西夏的文化交流也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故黑水城出土西夏汉文写本《杂字》(编号为Дх. 2825)“番姓名”中,我们就可看到“回纥”一名。[7]这两个字相应的西夏文对音可译作“嵬恶”,在西夏文字典《文海》中,“嵬”“恶”均被释作:“族姓回鹘之谓。”[8]二文献对回鹘的定性明显有别,循名而责其实,该词抑或说明在西夏人眼中,回鹘既是族名,又是族姓?未可知也。无论如何,这一记载证明了西夏境内回鹘人的存在,且有相当的数量。在西夏文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有这样的规定:
任职人番、汉、西番、回鹘等共职时,位高低名事不同者,当依各自所定高低而坐。此外,名事同,位相当者,不论观高低,当以番人为大……又番、汉、降汉、西番、回鹘共职者,官高低依番汉共职法行事。[9]
这一记载表明,在西夏国境内有回鹘人,而且人数还不少,似乎仅次于番(西夏)、汉、西番(吐蕃),居第四位。
回鹘的农产品也传到西夏国中,前引《杂字》“果子部”中出现的“回纥瓜”[10]即是典型的例子。此瓜应为前引胡峤《陷北记》中所提到的契丹所产“西瓜”,亦即来自今新疆吐鲁番等地的哈密瓜。有一种意见认为这种瓜有可能不是直接来自回纥、契丹或中亚,而是从敦煌继承下来的。[11]可备一说。
西夏虽未征服高昌回鹘,但从吐鲁番等地出土的回鹘文文献看,宋元时代新疆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西夏人入居。如俄国探险家科洛特克夫(N. N. Krotkov)于乌鲁木齐获得的一份回鹘文土地买卖契约文书(编号为3Kr.39)即称,买主巴萨·托赫利尔(Basa Toγrïl)所买土地的四至,“西边是tangut的土地”。[12]显然,tangut是一位土地所有者的名字。1953年,西北文物考察队在吐鲁番获回鹘文买卖奴隶字据,末尾有证人名tangut buqa。[13]窃以为,这里的tangut也应为人名的一部分。Tangut者,即汉语所谓之唐古、唐兀,又译唐古特、唐忽特等,有时指党项人,有时又特指西夏国。
而在有些文献中,tangut 充当的是地名。如芬兰探险家马汉达(G. G. Mannerheim)搜集的一件家庭矛盾调解协议书称:“以前tüšiki在tangut、qïd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