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岳飞、文天祥的重新定位
内廷与市场:对唐朝“宫
对西汉货币的重新认识
论新东方政策与德国的重
渐变性与突发性——重新
渐变性与突发性——重新
渐变性与突发性——重新
重新认识大遗址保护中的
我对宋朝的重新解读
从历史虚无主义到历史唯
最新热门    
 
重新审视中西比较史:《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述评

时间:2009-7-24 13:49:55  来源:不详
法。而且当时直隶植棉面积的扩大正是方观承本人大力推广的一个结果,编纂出版《棉花图》又是推广植棉的一个手段,这样一种比例估计是否真实,能否长期保持都是问题。至于20世纪的棉花种植面积,我不知道克劳斯的估计依据的是什么,但1919年华商纱厂联合会在我国首次实地统计棉产,山东河北两省的棉花种植面积是961万亩,加上河南省共有1103万亩。而华商纱厂联合会的统计,当时人普遍认为数字偏低。[5] 克劳斯1920年代的数据既与实地调查相差悬殊,我们当然有理由对他1900年的估计提出怀疑。

第二步又是一个推理演绎过程。作者提出,其他资料间接显示了同样的情形。山东和河北的人口从1750年到1913年增长了80%左右,而耕地面积增长得非常少。在中国其他地方,人地比例的恶化主要通过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实现平衡,单位面积产量增长则通过更为密集地使用肥料(粪肥和豆饼)、提高复种指数和每亩地使用更多的劳动(例如极为仔细的中耕)取得。但华北种植的粮食作物不像水稻那样能对增加劳动投入产生引人注目的反应;肥料投入的增加主要限于粪肥,因为效力更好的豆饼也更贵;比较短的生长季节排除了复种作物大量发展的可能性。此外,1853年黄河改道以后不断恶化的涝灾和土壤盐碱化问题完全可能引起山东省成百上千万亩土地的产量下降。所以,看来最可能的是,1750到1870、1900甚至1930年间,华北必需用于生产粮食的土地数量比它的耕地数量增长的要快得多;这种情况反过来暗示出这一时期这一地区的棉花绝对产量可能有明显的收缩。[6] 

这段话中包含了双重意思,第一,华北的粮食单产没有提高,反而可能下降;第二,华北的粮食必需自给,所以在土地增长不能与人口增长同步时,就要缩减棉田面积。

华北粮食作物单产和总产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一定的增长,我的同事徐秀丽教授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研究,这里不再赘述。[7] 然而,《大分流》对华北肥料投入的描述显得有点古怪,竟会认为华北农民只“因为效力更好的豆饼也更贵”,就不去增加豆饼的使用——尽管该书在谈到江南的农业生产时,特别强调了豆饼肥购买量急剧增长的意义。如果价格更高的豆饼效力也更好,华北的农民为什么不去使用呢,他们与江南农民的思维模式有什么不同?事实上,我们有理由相信,19世纪和20世纪华北地区豆饼肥料的应用水平不应该比江南差。江南的豆饼主要来自东北,而华北的豆饼却主要产自本地。近代以降,华北成为我国大豆第二大产区,花生第一大产区,棉籽亦是榨油原料。乡村和集镇上的榨油业蓬勃发展,植物油和各种籽饼成为华北最重要的物产之一。与江南相比,华北的豆饼无需长距离运输,在有油坊的乡村,农民甚至可以直接向油坊购买,不通过商人作中介,所以价格肯定要比江南的低。不过,华北种粮食的土地上较少使用豆饼却是事实,因为豆饼的确比其他农家肥价格更贵,所以更多的是在种植经济作物时使用。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华北是否必需粮食自给,我们知道,东北地区在18、19世纪开始得到全面开发,此后迅速发展为一个商品粮重要产区,华北密迩东北,从东北输入粮食比较方便,华北没有必要粮食自给,因而,华北的经济作物比重可以不受必需用于生产粮食的土地数量的限制。实际上,华北地区近代经济作物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人口增长相关,在土地不足的情况下,种植经济作物出售,换取粮食,是华北农民的一种经营模式。经济作物——包括棉花在内——恰恰是需要更为密集地使用肥料和每亩地使用更多劳动、单位面积产值较高、能换到更多的粮食,从而可以平衡人地比例恶化的作物。植棉甚至作为一条缓解人口压力和解决民食问题的出路而受到官方的重视。[8] 所以,以人地比例恶化为理由推断华北棉田面积缩减是站不住脚的。

尽管没有可供比较的数据支持,但种种其他资料间接显示,华北的棉花种植面积自18世纪到19、20世纪是逐渐扩大的。我在研究华北农村棉纺织业时曾翻阅了华北地区近千部地方志,根据这些方志统计,18世纪华北植棉的县大致占冀鲁豫三省总县数的一半左右,而到清末,达到了76%,民国初期继续增加。也就是说,从地域看,棉花种植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当然,仅此尚不足说明问题,华北现存方志1600余部,我所查阅不足千部,而且保存下来的方志数量越到后期越多,方志编纂的质量也是越到后期越好。18世纪及以前的情况,在方志本身的记载和我查阅方志的过程中都会有所遗漏。不过,18世纪以后华北棉纺织业生产和商品棉布的输出数量都有巨大发展则是毫无疑问的。[9] 从翰香教授在研究华北市镇及贸易时指出,华北推广植棉始于明代,清代中叶前后又有较大发展,19世纪末叶以后,国内外市场需求激增,促进了植棉业的加快发展。[10] 徐秀丽教授专攻华北农业生产,她也认为18世纪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