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20世纪中国农会制度的变
解读20世纪中国工农运动
20世纪中国近代外债史研
最新热门    
 
2002年中国大陆秦汉史研究综述 (下)

时间:2009-7-24 13:50:54  来源:不详
分论经学的论文,可举出下列数篇为其代表:杨天宇《略论汉代的三年丧》[79],该文认为三年丧始于商周,但到春秋战国时已很少有人实行。汉文帝临终时曾制短丧诏,而自武帝时即有服三年丧的情况,到西汉后期服三年丧的渐多,东汉遂成风气。概括地指出汉代统治者的政策诏令虽有前后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但总地来说却是持鼓励、支持的态度,甚至带头服三年之丧。探讨汉代服三年丧的风气、统治者所持积极态度的原因在于汉代盛行经学,而东汉统治者特别提倡名教礼法使然。王四达《论汉礼的兴作在经学演进过程中的三次跃迁》[80],则对汉代礼学的发展历程,作了很好的分析。胡旭《经学与政治的功利情结——从<春秋>三传的沿革看两汉经今古文之争的政治内涵》[81],认为从《春秋》三传在两汉时期的沿革,反映出西汉时期政治更多的依赖于经学,而东汉时期经学更多地依赖于政治,两者的关系是互为功利的。艳萍、莫永红《秦汉政治史观的演变历程》[82],具体考察了秦汉时期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史观(五德终始说、汉为尧后说、三统说)的形成与变化过程,并分析了历史政治化形成的社会背景,以及此后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张涛的《秦汉易学思想论纲》[83]指出:秦汉易学思想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秦代、西汉前期、西汉中后期、东汉前中期、东汉后期五个阶段。《易传》是秦汉思想的内在灵魂和重要源头,易学研究和运用是秦汉思想发展的重要载体,易学思想则是秦汉思想发展的主潮、主旋律。一部秦汉思想史,可以视为秦汉易学思想的衍扩和伸展。高新民《〈淮南子〉易学思想简论》[84],认为《淮南子》具有浓厚的易学思想,对易学的推衍以及以“易”推理,推动了易学在汉代的发展,从而确定了它在中国古代易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董治安《两汉文献中的经籍传注——<两汉全书>编纂杂识之一》[85],指出两汉文献中经籍传注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们所作出的系统注解,是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学术著作;它们的应时产生,反映了经学发展对一般古籍研究的影响,以及经学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汉代社会之多文化的发展。黄朴民《何休著述叙要》[86]一文,对东汉后期著名今文经学家何休的著述情况进行了考证与论说。指出何休著述的重点是在《春秋公羊学》领域,同时旁涉其他经传。就著述的体裁来说,有注疏之作,有纯学理的论著;就著述的性质或特点而言,既有论战性的文字,也有正面阐述自己基本理论或观点的篇章。它们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何休的思想体系。向晋卫《东汉末年的“求真”思潮》[87]一文,认为东汉末年出现的“求真”思潮,构成了当时思想发展的主要趋势。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其产生的后果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儒家思想自身的修正与道家思想的兴起。

关于地域文化研究,以齐鲁为独盛,出现了三部代表性成果。其一是孟祥才、胡新生的《齐鲁思想文化史(先秦秦汉卷)——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88],是山东省“九五”社科重点规划项目的第一卷。全书56万多字,其中的第四、第五两章讨论秦汉时期的问题,约占三分之一。作者注意充分发掘文献资料的价值,研究齐鲁思想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点,分析它由区域性文化演变为主流文化的过程和原因,力图阐明齐鲁文化在构筑主流文化进程中的主要贡献。其二是《齐鲁文化研究》的创刊。这是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筹办的,作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的特辑推出,其第一辑于6月出版,编委会主任是著名秦汉史学家安作璋。它精选了参加“全国首次齐鲁文化研讨会”的会议论文42篇,涉及自古到今齐鲁文化的若干问题。其三是宣兆琦的《齐文化发展史》[89],作者认为对地方文化的研究,必须置于社会文化普遍联系和动态发展的体系之内来展开,因此,他对齐文化发展的历史定位、地域环境、自身的发展历程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给予深入的探讨和富有新意的评说。讨论的重点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把齐闵王时代的国势衰微、蓟下学士云散、吕不韦在秦国主持广招贤才等因素综合到一起,得出了战国中期文化中心开始由齐都临淄向秦都咸阳转移的结论。作者还对齐文化的下限加以阐述,他批评了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或以秦亡汉兴为齐文化消亡的说法,认为齐文化没有也不会随着齐国田氏政权的消亡而泯灭。他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