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
60年来美国史学多元性发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20世纪中国农会制度的变
最新热门    
 
近20年清代两淮盐业研究述评

时间:2009-7-24 13:50:59  来源:不详
的探讨有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资料整合和史料考证,试图还原历史原貌。二是以历史原貌为基础,运用阶级分析法,论述深层次原因、关系、影响等问题。二者都以历史学的眼光研究盐制和盐业经济,很少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虽然薛培《试论清代封建国家干预盐业经济的基本模式》  (《盐业史研究》2001年第2期)和刘经华的<中国传统盐务管理体制的制度分析一一以清代官督商销制为中心》  (《江汉论坛》,2003年第4期)涉及到了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但未详细论证。运用现代经济理论重新解释清代盐业经济和周边问题大有可为。我们以为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察:
    第一,用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分析清政府也是经济人,具有追求最大利润的理性目标,实行盐业专卖是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盐课。
    第二,用委托一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清政府和各级官员之间、清政府与扬州盐商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研究他们由于目标函数的差异而带来的行动差异以及相互损害对方利益的现象。分析总商和散商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是否存在“一股独大”、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现象。
    第三,用博弈理论和集体行动理论分析政府和盐商的相互博弈和集体行动的逻辑,政府和盐商作为两个集团对对方的行动有何影响,他们的各自的行动是否要考虑对方的行动和反应,他们的关系是否是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的关系等。
    第四,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清代盐法从纲盐制到票盐制变迁的内在原因,确定两种制度的交易费用内涵和外延,以其变化为出发点,解释相关制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稳定。
总而言之,近20年来两淮盐业研究成果斐然,研究空间仍然很大。对其深化研究,进行理论概括,不仅可更深刻地看清两淮盐业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河中的地位,还可藉以进行理论创新,为建设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作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方中:《清代前期的盐法、盐商和盐业生产》,《清史论丛》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1982年12月。
    2.朱宗宙、张栈:《清代道光年间两淮盐业中的改纲为票》,《扬州师院学报》,1982年第3、4期合刊。
    3.肖国亮:《论清代的纲盐制度》,《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
    4.朱宗宙:《明清时期盐业政策的演变与扬州盐商的兴衰》,《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5.郭正忠:《中国盐业史(地方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
    6.李明明、吴慧:《中国盐法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年7月。
    7.李绍强:《论明清时期的盐政改革》,《齐鲁学刊》,1997年第4期。
    8.宋良曦:《清代中国盐商的社会地》),《盐业史研究》,1998年第4期。
    9.王瑜、朱正海等:《盐商与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4月。
    10.张荣生:《古代淮南盐区的盐官制度》,《盐业史研究》,2001年第3期。
    11.黄俶成:《论两淮盐业经济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影响》,《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12.黄做成:《从扬州画、学二派的形成看清代的士商互渗》,《清代扬州学术研究》,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4月。
    13.黄做成:《中西方商业革命中的扬州盐商文化》,《江苏炎黄文化研究》,2004年第4期。
    14.黄做成:《从扬州盐商文化看文化经济学理论的本土化建设途径》,《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