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南北战争对两岸关系
述论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苏联
抗日战争时期难民的迁徙
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武器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前国军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苏德战争初期和苏联经济
二十一世纪:战争还是和
战争、政治与道德——国
最新热门    
 
甲午战争前传统农学向实验农学转化的观念约束

时间:2009-7-24 13:51:09  来源:不详
[[xii]]《开垦荒地说》,光绪十三年三月初三《申报》。

三、“士”的观念约束
 
(一)“重文轻理”观念   中国的“士”有一向看轻“艺成而下”的学问的传统,他们关心的是努力迎合科举制度来升官济世。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士人并不是一贯轻视科技和实践的,在代和宋代,朝廷的学校还有一些自然科学的科目,比如天文、数学等,科举考试的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这些自然科学的学习是有利于农学的发展的,有学者认为从《氾胜之书》中“足以显示汉代农学家均为亲身耕作者,对农耕技术常能洞悉详情。”[[i]],大概汉以后,“士”越来越远离农业实践了,清吴邦庆在《泽农要录》(1824)中也指出“古无不学之农”并且“古亦少不农之士”,但是后来的情况是“后世农勤耒耜,而士习章句,判若二途,故农习其业而不能笔之於书,士鄙其土而未由详究其理,即今世传有《齐民要术》、《农桑辑要》诸书,亦不过供学者之流览,於服田力穑者毫无裨补也。”梁启超也指出中国的“士”脱离实践、脱离实验的弊端,“秦汉以来,学术日趋无用,……役实南亩者,不识一字,……故学者不农,农者不学……重可概矣。”[[ii]],有人指出“如果说中国历史上一向重文学轻科技,到清朝则更是变本加厉。”[[iii]],清代的文化专制更趋加强,通过文字狱、八股取士、组织整理古籍而束缚知识分子的创新活动,这些也导致大多数儒家知识分子更加鄙弃劳作,知识分子在科技上不敢有创新。“明清进士共51090人,而进士出生的农学家仅14人。”“在重文轻理的指导思想下,整个封建社会的科学技术人才的总量已经很少,其中从事农学的自然少之又少。”[[iv]],事实上,即使是农学著作,书中引经据典长编累牍,甚至书中不乏对统治者歌功颂德之词其中很少亲身实践的内容,这在《授时通考》中得到充分体现。
知识分子以升官济世为使命,忽视了农学的发展需要脑力劳动的探索才能加深认识其规律,忽视了劳动与实践的重要性,这使得传统农学自发地向实验农学转化几乎不可能,如果与西方知识分子在此转化中的所起的作用作个比较,会更清楚,西方知识分子在实验农学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八世纪以来“无分职业者或业余者,许多工程师、土壤学者、测量员、以及植物学者均投入农业之研究,并群起发表最新之原理及发明,其后也引发各学者相互辩论各学理之优劣,故自十八世纪以来,有关农业之出版物(如书籍及小册)、专利之申请、以及杂志期刊等,已大批涌现。十七世纪时来华之欧洲人士,对中国农业之成就获有深刻之印象,并携回中国之农书,以图自其中学习农业经营之方法与技术,但欧洲农业于十八世纪在知识及技术发生革新之后,不久即超越东方农书所已提供之农业学术矣。”[[v]]。
(二)实用主义的目的观。中国的士除了“重文轻理”外,也有少部分人从事科技包括农业科技的研究,与西方知识分子有点区别的是,中国的“士”缺乏将探索自然奥秘作为神圣使命的精神,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达到实用。确实,中国历代农学家,始终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科学目的观,毕竟是实用观念,就说著名的《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也是以切合实用为主要目标的,即便是在清末,知识分子所介绍的西方农学“是一种表象化的农业技术,或者说是一种被物化了的技术”[[vi]],仍然是体现实用主义的主旨的。传统农学的实用主义特征自不用说,在中国整体科学研究方面,也是实用主义的,即使是抽象性较强的数学,16世纪以前的数学书籍大都是应用问题解法的集成。对天文的研究,目的也是主要预测未来皇朝的命运和政治的变迁。“士”的实用主义目的观的致命弱点是,由于缺乏对将探索自然奥秘作为神圣使命的精神,当他达到了实用的目的时,这种学问便停止进步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农学体系发展到清代,已是很完善了,若没有启蒙文化及近代科技的刺激和影响,确实难以再在原有的路径下有大的突破,无非还是精耕细作而已,农书仍是对数量略有增多的实用性经验的总结。实验农学是另一个情况,有人详细论述了“生物科学落后对农学的影响”,指出“生物学是农学的基础,没有生物学的领先,农业技术的创造改进只能停留在感性阶段。生物学的发展又依赖物理和化学。促进生物学发展很重要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vii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