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南北战争对两岸关系
述论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苏联
抗日战争时期难民的迁徙
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武器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前国军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苏德战争初期和苏联经济
二十一世纪:战争还是和
战争、政治与道德——国
最新热门    
 
甲午战争前传统农学向实验农学转化的观念约束

时间:2009-7-24 13:51:09  来源:不详
]],这样的话,中国的农学落后应从18世纪向前找,1665年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这是生物学和农学上的一件大事,试想,中国的知识分子科技研究一向重实用,会磨出镜子研究当时看不出实用价值的细胞吗?会进而研究当时不会提高产量的动植物受精现象?会费尽心思研究植物吸进去的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吗?不大可能。致用与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 “求真”其实是统一的、一致的,致用性是源于真理性的;但是,科学是以探索自然、发现规律即“求真”为根本目的,有的科学知识,如对细胞、DNA的发现,可以一时离开致用性,但不可一时离开真理性,此类科学虽不直接以“致用”为直接目的,但是,以技术为中介,科学依然能达到致用的目的,如DNA的发现和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开辟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纪,并且,科学基础上的技术远比致用目的观指导下的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产生更强的社会功能。如只以实用主义为目的,不利于对自然规律的深入探讨。
已有人指出中国的“士”的实用主义的目的观的缺陷,巴多明指出中国人“只是做到他们自认为需要的那一步”,认为“他们没有那种促使科学进步的远见、紧迫感,而且他们局限于单纯的需要,依照他们所接受关于个人幸福及国家的安定的概念,他们不认为应该着急,也不必苦心积虑地钻研纯思辨的事物,这类事物既不能使人更幸福,也不能使人更安宁。”[[viii]],钱宝琮先生认为,外国人注重实用之外,尚能继续研究由无用而至有用,而中国人太重实用,这是在中国科学不为人重视的原因[[ix]]。此缺陷可能是东方科学研究之通病,法国哲学家列·卢宾指出东方的科学在存在的许多世纪之中,甚至和希腊科学接触后“都从来没有超出实用的目标,以达到纯粹的思辨和演绎普遍原理的阶段”[[x]]。




[[i]]《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丛书16,布瑞著,李学勇译《中国农业史》上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发行70页。
[[ii]]梁启超:《农学报序》,1897年。 
[[iii]]游修龄编著《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清代农学的成就和问题》234页,该文对中国“重文轻理”作了详细分析。
[[iv]]游修龄编著《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从明清时期的农业科学家看农业人才问题》246页。
[[v]]《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丛书16,布瑞著,李学勇译《中国农业史》上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发行139页。
[[vi]]曹幸穗:《启蒙和体制化:晚清近代农学的兴起》,《古今农业》2003年第2期。 
[[vii]]游修龄编著《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清代农学的成就和问题》234页农业考古1990年1期。
[[viii]]转引自韩琦:《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科学停滞原因的分析》,载于韩琦著:《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第五章第二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ix]]转引自竺可桢:《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原载《科学》第28卷第3期,1946年9月。
[[x]]转引自《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科学传统与文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142页。


四、小结
 
甲午战争前,传统农学向实验农学转化的观念约束主要可分为统治者和“士”两方面,具体地,对统治者来说,经世致用科技目的观的政治功利性特征、“华夏中心主义”对西方科技的排斥作用、“中体西用”观对物质层面的西方科技的偏重;对“士”来说,重文轻理观念、实用主义的目的观,这些都约束了中国实验农学的产生。



 
Idea Restriction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Experimental Agronomy before Jiawu War
 
Abstract Before Jiawu War,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Experimental Agronomy were ideologically restricted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