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动
“唐宋变革论”若干问题
唐代社会转型与唐人小说
转型与契合——解读秦汉
唐宋时期的畬田与畬田民
唐宋时期阿拉伯农作物和
从城市生活变化看唐宋社
唐宋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
唐宋时期信用业的发展
最新热门    
 
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时间:2009-7-24 13:51:19  来源:不详
把历史仅仅视为文学的一个分支,而不是一种寻求关于过去的客观知识的职业,已经有很多的讨论,或者赞成,或
者反对。但至少这使历史学家更多地思考一下,那些文学和思想传统中典型的构造和阐释过程,是如何普及于社会、政治生活,如何普及于他
们的学术之中。研究文学和思想的学者也逐渐意识到文学、思想传统中的创造、再生和转化,和认可它们、发挥它们的社会、政治过程、结构
完整地联系在一起。⑥
  在历史阐释的目的论框架中,现代性标志着历史的积累过程,对这个框架的批评显然适合了一些当代史学著作愈益浓厚的后现代趣味,尤
其是在社会、文化和思想历史方面。不论怎么讲,那些首先对内藤学说发难的人是对理论问题感兴趣。⑦我这一代对唐宋转型和宋史感兴趣,
大概起初都是由于这一时期被说成是现代性在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发展,而对现代性之目的论挑战提供了一种特定的思想辩护(justification)。

 传统的阐释
  我现在要讨论我们理解唐宋转型的方式的转变。从内藤假说可以引申出,宋代标志了现代性的开端,这是对唐宋转型的“普遍接受”
(receivcd)的看法,我将首先简要描述这个看法的四个方面。
  在社会史方面,唐代结束了世袭门阀对政府的支配,宋代开始了一个现代的时代,它以平民的兴起为标志。在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考试,
而不是按照出身来选拔平民为官,这样的文官考试体制,促使在唯才是举的基础上建立的高水平社会流动制度化。在宋代,跻身仕途的平民取
代了门阀家族,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他们是官员和退休官员的主体,称为士大夫。宋代对科举制的改革使它变得更加公平(例如,糊名制的采
用)。学校教育普及到县,保证了地方士人参加科举。人们能够通过受教育和应考获得仕途成功,这事实上意味着,所有能够受教育的人都是政
治上有前途的参与者。宋代政府对地方教育的支持是前代所无法相比的,它以此来鼓励这种发展。
  第二,在经济史中,唐宋转型是以经济秩序的根本变化为标志的。政府对商业失去了控制。到宋代,商业对国家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政
府稳步提高货币的供给。在十一世纪,商业税和国家专卖商品的销售收入,在国家的岁人中占的比例,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点。唐代由国
家重新分配土地的均田制,被私人土地市场所取代;而根据土地和财产一年两次征税的两税法,取代了按人头收税的租庸调制。由于南方的开
发和新稻种的引进,农业产量增长了。这些发展使非士族家族私人财富的积累得到承认和合法化。日益增长的私人财富和商业促进了前所未有
的城市化。京城从一个人为的行政产物变成了同时也是商业中心。
  第三,在文化史上,唐代这个由虚无和消极的道所支配的宗教化的时代,让位于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精英的宫廷文化让位于
通俗的娱乐文化。科举制的扩展鼓励那些新富起来的人在教育上多投资,从而对教师和书籍的需求增长了。而新的印刷技术被应用得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科举落第者成为教师,甚至远远超出所需,这些都满足了对书籍和教师的需求。根据检验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考试制度来选拔政
治精英,这与私人财富的稳步积累,以及不断发展的城市中心的日益增多结合在一起,促使一种国家文学文化的出现,这种文化为更多的人所
易于接受(因此带来了从雕琢向平易文风的转变以及词、戏剧、说书和小说的兴起),它支持对公共生活更活跃的参与(因此从佛道的退避转向儒
家的复兴),它证明平民兴起、掌权是合理的(由此出现了一种新的理性的形上学,支持人人皆可学以成圣的观念)。宋代的儒家引进佛教哲学更
复杂的观念,为儒家的社会伦理提供更充分的基础,以此来对治佛教对儒家的挑战。
  第四,在政治史方面,唐宋转型却带来了与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根本不同的变化,这种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是以社会流动、商业成长和文化变
化为代表的。当平民在政府中取代了士族,由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其结果就是中国早期的现代性以不断增长的独
裁为标志。高度的中央集权和文官化,使王朝免于内部的篡夺,但还是促进了独裁统治,因为靠出身而不是靠才学获得皇位的君主,开始成为
不变的政治权威和群臣效忠的对象。
  在我看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