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动
“唐宋变革论”若干问题
唐代社会转型与唐人小说
转型与契合——解读秦汉
唐宋时期的畬田与畬田民
唐宋时期阿拉伯农作物和
从城市生活变化看唐宋社
唐宋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
唐宋时期信用业的发展
最新热门    
 
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时间:2009-7-24 13:51:19  来源:不详
Chfistopher Daniel8在stare and society in China: Japanese Perspectives on Ming Qing social Economic 
History(《中国的国家与社会:日本关于明清社会经济史的论述》,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一书中翻译了“东京学派”关于中华帝国
晚期历史的一些主要的论述。还请注意伊懋可《中国过去的模式》(Mark Elvin,The Patterns of Chinese Past),它介绍了东京学派社会经
济史的主要内容,但自己有一个分期论的主题。Denis C.Twitchett关于唐宋社会经济史的许多作品介绍说,东京学派实际上并未维护它的历
史分期论。
④ 内藤和前田的解释为什么在日本和美国得到如此多的赞同,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把对于欧洲历史的一个特定的理解,转化为进步的普遍道路。
在日本它鼓励了那些呼唤改革的人,以及那些身处国外,相信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应该向欧美的权力妥协的人。此外,按照寺地遵的说法,对
一些日本学者来讲,在二战之后表明中国历史并非停滞是很重要的(内藤看起来是认为宋代以后中国社会鲜有变化),由此反对日本的侵略。然
而,在战前,认为东亚不需要依赖西方就可以走向现代化的观念,是为那些希望用来指导当代日本人的政治理想服务。寺地遵指出,并非所有
的学者都把历史和他们自己的政见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右翼分子加藤繁就试图避免让中国史去适应自己的政见(他是否完全成功地做
到是另一个问题,加藤认可“大国家”这种观念,并且用大部分时间研究中国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其他人承认,现代性是由西方来界定,因
此得出结论说,除非欧洲人来,否则现代化的时代是不会开始的。松井等人于1930年所著的《东洋史概说》就是一个例子,宫川尚志的著作第
547页提到它。
⑤ 这并不意味着另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特点不能被仿效。我们从历史中得知,传播在发生,而且学习和模仿对传播是必要的。否认
历史的进步是必然的,就是说:(1)界定“进步”这样一种特定的变化,就是对我们赋予那种变化的价值所做的判断,而不是变化本身的一个特
点;(2)如果不是自觉地去选择进行某种变化,国家自身不会变得相同。根据这个看法,所谓的“现代”,是对一个特定的历史形势的描述,因
此也就是一个思想建构(construction)。
⑥ 中国研究之外的思想史已经不再试图去寻找一个民族的基本个性,并用“进步”这样的概念来判断他们。也有人批评用一些共同认可的观点
来界定一个时期和一个民族,无论这些共同认可的观念是高级文化的“精神”,抑或想当然的思想假定,还是指一个民族或阶级的“心态”。
请见Maurice Mandlebaum在<观念史、思想史和哲学史>(“The History of Ideas,Intellectual History,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一文中,对Arthur O.Lovejoy《存在的大链条: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Great Chain of Being: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on Ide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1964)的批评,Maurice的文章见于《历史与理论增刊》(History and Theory Beiheft)第5卷
(1965),第33—66页。Peter Burke在<精神史的优势与劣势>("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the History of Mentalities")对此做出辩护,它
也注意到心态(mentalities)的问题,此文见于《欧洲观念史》第7卷第5期(1986),第439—452页。Roger Chattier在<社会文化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