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记忆的对话和中日关系的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最新热门    
 
关于建中之政

时间:2009-7-24 13:51:20  来源:不详
是与,体常用中”,谴责“曲学偏见,妄意改作,妨功挠政。
”⑦虽然所谓“曲学偏见”,主要是指旧党中人的过激言论,但其主旨仍是建中
,并非绍述。李埴《皇宋十朝纲要》将其要点概括为;“诏自今曲学偏见,妄意
改作,规害国事者,当与众弃之”,①大体符合原意。据记载,此诏撰写者、翰
林学士曾肇得到的“旨令”是:“草诏戒内外,以持大中至正之道。”徽宗又当
面补充:“只是神宗法度当固守。”但此言并未写入诏令。与吕中如出一辙,误
读此诏者还有陈均。他在其《九朝编年备要》中,干脆将此事记述为:“下绍述
诏。”②对此,黄以周等在其《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案语中,已驳正:“其实
诏无是意。”③
  其二为:曾布“至建中之时,初知上有消朋党之意,乃排蔡京而主元祐。及
知上有绍述之意,则排(韩)忠彦而主绍圣。”④此说较普遍,其目的无非是将
曾布描绘为一味迎合圣上的变色龙。另有一说,与此不同:“已而,(曾)布背
前议,以为熙丰之法万世不可改,力陈绍述之说,上久不决。”⑤其出发点则是
施行绍述“恶政”,本非徽宗初志,出自曾布怂恿,以印证皇帝必圣明,大臣才
奸狡这一帝政时代的荒唐逻辑。仅史实本身来说,上述两种说法均将复杂的事情
简单化。这时,徽宗、曾布的关系非同一般,正如曾布所说:“可谓千载一时。
”从向太后垂帘时起,二人经常密议朝政。“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起初,曾布担心:“此语稍漏露,则臣实无所措身矣。”徽宗保证:“会得!会
得!此岂可漏也。”稍后,曾布仍试探:“不审陛下以(司马)光等为有罪、无
罪?”徽宗答道:“莫须是有罪!”曾布说:“圣意如此,臣乃敢尽言。”“光
等诋毁神宗变乱法度,则事迹具存,岂得为无罪?”此后,二人几乎无所不谈。
曾布说:“(边面)不可轻议弃舍退缩。”徽宗“深然之”,并说:“茶马事亦
不可罢!”又说:“免役法亦不可改!”曾布补充道:“常平法不可废!”徽宗
叮嘱曾布:“此四事,且勿说与韩忠彦!” ⑥二人一对一答,一唱一和,很难说
谁迎合谁、谁怂恿谁。
   “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建中一变而为崇宁,其关键或许在于向太后之
死,韩忠彦随即失势,帝后共政、韩曾并相的格局转瞬化为过眼云烟。章惇及其
同党的覆灭,又意味着建中之政失去平衡点。而徽宗的两位潜邸旧人徐勣、傅楫
,虽具有旧党倾向,并对徽宗有所影响,但已相继离去。①总之,从建中走向崇
宁,原因复杂,因素较多,绝非这篇短文所能道得清、说得明,姑且就此打住。
  (原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① 参看任崇岳:《宋徽宗  宋钦宗》第9-26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② 张溥:《历代史论》卷8《宋史论》卷2《建中初政》,成都书房光绪二十七年
(1901)刊本。
③ 王夫之:《宋论》卷8《徽宗》,中华书局1964年点校本。
④ 参看张邦炜:《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第149-151页,广西人民出版
社1986年版。
⑤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82《书曾帖程弟跋后》,四部备要本。
⑥ 曾布:《曾公遗录》卷9元符三年正月庚辰、二月己酉,台湾文海出版社1979
年影印本。
① 江公望:《上徽宗乞不根治蔡王之狱》,见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卷32《
帝系门·宗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点校本。
② 关于蔡王之狱与赵谂之叛,拟另文论述。
③ 《曾公遗录》卷9元符三年四月辛酉、三月壬辰、三月辛巳。
④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36《历代三》,中华书局1994年点校本。
⑤ 王明清:《玉照新志》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点校本。
⑥ 《曾公遗录》卷9元符三年二月戊戌。
⑦ 《宋会要辑稿》后妃1之18,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① 《曾公遗录》卷9元符三年正月庚辰。
② 《宋会要辑稿》后妃1之17。
③ “莘”原作“萃”,误,据《宋史》卷246《宗室传三·神宗子燕王俣传》改

④ 《曾公遗录》卷9元符三年正月庚辰、二月己亥、正月丁亥。
⑤ 《宋大诏令集》卷14《皇太后罢同听政诏(元符三年七月丙寅)》,中华书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