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郑和航海图》并非《郑
郑和下西洋航海图考
郑和下西洋的船
郑和航海的终极点——比
试论郑和宝船
迄今发现最早的郑和下西
明初对外友好关系与郑和
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
郑和下西洋和中国货币政
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
最新热门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

时间:2009-7-24 13:51:37  来源:不详
和船队七下西洋,每次都装满了从民间和国库里集中来的各色丝绸、布匹、瓷器、金银、铜钱等,用以赏赐、笼络西洋各国。郑和使团竭尽全力执行使命,出色地完成任务。郑和常常自励:“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唯恐弗逮,敢不竭忠于国事,尽诚于神明乎!”[8]郑和是明成祖对外友好政策的忠实执行和出色实践者。

    郑和等人长时期大规模的远航活动和明廷的其它相应措施,将中外交流推向了极盛。当时往来中国的使者“相望于道”,络绎不绝。仅自永乐元年至二十二年(1403—1424),占婆18次,暹罗22次,满刺加15次,苏门答剌13次,爪哇15次,文莱8次,盛况可谓空前。甚至不少国家的国王也慕名而来。在郑和下西洋期间,不包括非访问性的,有4个国家的11位国王到过中国,其中有3个国家的3位国王因仰慕明朝文明,病逝时要求“体魄托葬中华”,并遗嘱子孙“世世毋忘天子恩”[9]。而且其使团规模盛大。永乐六年,浡泥国王率亲属臣僚150余人访问明朝。永乐九年,满刺加国王率领540余人的庞大使团来到明朝。永乐十五年,苏禄国乐、西、峒三王同时来访。所有这一切,成为中华文化深深吸引“远人归慕之心”的典型事例,在中国对外友好交往史上留下了浓重而又美好的一页。

    当时的中国,还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社会相对稳定,国力较为强大,经济不断增长。《明史》有言:“计是时,宇内富庶,赋人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10]即使置于世界范围考虑,中国也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当时的西洋各国,虽然社会发展各地差异颇大,但就总体而论,还远远低于明朝。郑和使团带去的各种先进的手工业品,深受西洋各国所喜爱。占城国,对“中国青磁盘碗、紵丝、绫绢、烧珠等物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爪哇“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并麝香、销金紵丝、烧珠之类,则用铜锡买易”。易兰国对“中国麝香、紵丝、色绢、青瓷盘碗、铜钱、樟脑甚喜,则将宝石珍珠易换”。柯枝“哲地者是财主,专一收买宝石、珍珠之类,候中国宝船或别国番船客人来买”。溜山国,“中国宝船一二只亦到彼处,收买龙涎香、椰子等物”。祖法儿,“中国宝船到彼开读赏赐毕,其王差头目遍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之类来换易紵丝、磁器等物”。阿丹,郑和“宝船分*[舟+宗]到彼,国王即谕其国人,但有珍宝许卖易”。中国货币,据马欢说当时在西洋诸国可通行使用,如暹罗、爪哇“买卖交易行使中国历代铜钱”;旧港“市中交易亦使中国铜钱,并用布帛之类”[11]。中国货物源源输出西洋各国,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去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也使各国的社会制度、人情风俗、文化艺术等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随着丝绸、瓷器、建筑艺术的输入,各国的服食器用水平得到了提高;中国钱币流入西洋各国,促进了当地货币的流通和使用;铁器等先进生产工具的引进,加快了南洋岛国的开发;明朝典章礼仪制度的传入,则深深影响了各岛国的文明进程。

    然而按照相对有利条件理论,不同经济之间的往来对参与双方都是有利的。西洋各国也有自然资源丰富的雄厚优势。如占城产乌木、伽兰香、观音竹、降真香、象、象牙、犀、犀角等;暹罗盛产黄速香、罗竭速香、降真香、沉香、花黎木、白豆蔻、大风子、血竭、藤结、苏木、花锡、象牙、翠毛等;爪哇以苏木、金刚子、白檀香、肉豆蔻、果拔、斑猫、镔铁、龟筒、玳瑁、鹦鹉、倒挂鸟等出名;旧港的鹤顶鸟、黄速香、沉香、金银香、黄蜡、苏门答刺的胡椒,南渤里的珊瑚,满刺加的黄速香、乌木、打麻儿香、花锡,阿鲁的黄速香、金银香,黎代的犀,古里的胡椒和各类宝石,小葛兰的胡椒、酥油,榜葛刺的各种布类,锡兰的各色雅姑石、青米兰石、昔刺泥、窟没兰等各种宝石,柯枝的胡椒,溜山的降真香、椰子,阿丹的猫晴石、各色雅姑石、珍珠、珊瑚、金珀、蔷薇露、麒麟、狮子、花福鹿、金钱豹、驼鸟、白鸠等,祖法儿(或作佐法儿)的乳香、没药、血竭、芦荟、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鸵鸡,天方国的蔷薇露、俺八儿香、麒麟、狮子、鸵鸡、羚羊、草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