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
明代的地方官制
明代官场——张居正 没
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明代流刑考
明代大都督府略论
明代皇位继承中的监国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
最新热门    
 
明代商业与社会变迁

时间:2009-7-24 13:51:48  来源:不详
成许多专业市场。
依托着太湖流域相对发达的苏州,其繁盛之貌不在南京之下,这在明代各大家笔下都有记录。王世贞称,苏州城无论就“财赋之所出”(农工商总体),还是“百技淫巧之所凑集”(手工业),“驵侩譸张之所倚窟”(商业),都堪称天下第一繁雄郡邑[27]。顾炎武记,“吴民不置其田亩,而居货于商。阛阓(街市)之间,望如绣锦。丰筵华服,竞侈相高,而角利锱铢,不偿所费”[28]。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在商业繁荣之后,苏州城市的建置格局与以前它作为州府所在、官衙密集的地方政治中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苏州原来的店铺主要集中在与官衙较近的市内中心地带,大约从嘉靖、万历年间起开始,城市闹区的位置有所改变。据道光《苏州府志》记,至迟在清朝初年,苏州的商业闹区已由原来的卧龙大街东,西移至大街的南北,主要是向街北转移,而那里正是丝织业集中,手工业主和工人、小商人比较多的地方。这种转移说明,该城市店铺业的服务对象已在从主要为官僚贵族(兼带胥吏衙役人丁)而转变为普通市民百姓,同时也表明商业发展对城市经济结构、市民生活乃至城市的建置格局都能产生影响,这是社会变迁的一项重要内容[29]。
松江府是明代著名的棉纺织中心,也是万历年间城市店铺发展迅捷的典型府城之一,范濂《云间据目抄》对此有十分详细的记载:
鞋制,初尚南京轿夫者(这印证了正德《江宁县志》所记南京桥夫营是鞋的专业市场),郡中绝无鞋店与蒲鞋店。万历以来,始有男人制鞋,后渐轻俏精美,遂广设诸肆于郡治东。而轿夫营鞋,始为松之敝帚矣……宕口蒲鞋,旧云陈桥,俱尚滑头,初亦珍异之。结者皆用稻柴心,亦绝无黄草。自宜兴史姓者客于松,以黄草结宕口鞋,甚精,贵公子争以重价购之,谓之史大蒲鞋。此后业履者,率以五六人为群,列肆郡中,几百余家,价始甚贱,土人亦争受其业……
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华亭熟酒,甲于他郡,间用煮酒、金华酒。隆庆时,有苏人胡沙汀者,携三白酒客于松。颇为缙绅所尚,故苏酒始得名。年来小民之家,皆尚三白,而三白又尚梅花者、兰花者,郡中始有苏州酒店,且兼卖惠山泉。
河肫有毒而味美,昔人所以有直得一死之说。上海最尚此品,而郡中用者绝少……
万历以来,河肫称海味第一而竞食海河肫,即淡水河肫亦食,郡中遂有煮河肫店……
设席用攒盒,始于隆庆,滥于万历。初止士宦用之。近所即仆夫龟子,皆用攒盒,饮酒游山,郡城内外,始有装攒盒店。而答应官府,反称便矣。
细木家伙,如书桌禅椅之类,余少年曾不一见,民间止用银杏金漆方桌。自莫廷韩与顾宋两公子,用细木数件,亦从吴门购之。隆万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而徽之小木匠,争列肆于郡治中,即嫁装杂器,俱属之矣……[30]
行使假银,民间大害,而莫如近年为甚。盖昔之假银可辨,今则不可辨矣;昔之行使者尚少,今则在在有之矣;昔犹潜踪灭迹,今则肆然无忌矣。甚至投靠势豪,广开兑店,地方不敢举,官府不能禁,此万姓之所切齿矣![31]
从所记可知,这些店铺几乎都是在嘉、万年间应势而发展起来的,这表明该市的经济正趋活跃,同时也可窥知那里的社会风气也正在由俭向奢转化。
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交通冲要的山东临清市,在16世纪初(正德年间)已是北方最大的纺织品和粮食贸易中心而鼎盛一时.其街市繁华,各类各号店铺布列其中。隆庆、万历时有资料可查的店铺有:布店73家、缎店32家、杂货店65家、磁器店20余家、纸店24家、辽东货大店13家、典当百余家、客店大小数百家[32],当然还有许多未统计进去的其他店铺如果子店、皮店、弓店、手帕店、故衣店等以及更多的无名号的小摊铺,另外临清市内还有难以数计的饭铺酒馆。城周约三十里的临清[33]拥有如此众多的店铺,故时人称其“甲天下”,决非夸大之词。
    山西太原府城晚明时也是“闾巷繡错,号为雄郡”[34]。珍珠店、缎店、梭店、布店、皮店、盐店、油店、烟店、麻鞋店、花碗店、杂货铺、销金铺、书铺、笔铺、发髻铺、胭脂铺、生药铺、熟药铺、海味铺、钱铺、伞铺、饭铺、面铺、油铺、醋铺、调粉酱菜铺……充列街市,各色店铺林林总总,名家老店枚不胜举[35]。
南方城市广州,时人称:
广城人家,大小俱有生意,人柔和,物价平,不但土产如铜锡俱去自外江,制为器.若吴中非倍利不鬻者,广城人得一二分息成市矣。以故商贾骤集,兼有夷市,货物堆积,行人肩相击,虽小巷亦喧填,固不减吴阊门、杭清河坊一带。[36]
其城市之繁华,店铺之众多,跃然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著者称广州人做生意“人柔和,物价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