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
明代的地方官制
明代官场——张居正 没
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明代流刑考
明代大都督府略论
明代皇位继承中的监国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
最新热门    
 
明代商业与社会变迁

时间:2009-7-24 13:51:48  来源:不详
据时人记,杭州“自淳祐年有名相传者”106家铺户中直接出售丝绸半成品的有9家、与丝绸有关的有19家,合计28家,占总数的26.4%[70]。到了明中叶,丝织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民间的丝织业生产发展更为迅猛,万历时两京和江南的一些丝织巨镇上,“肆廛栉比,华厦鳞次,机杼声轧轧相闻,日出锦帛千计”[71]。这些地方不仅丝织品的产量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而且品种更加丰富,价格也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有所下降,因而,交易量大增,丝织产品源源流向全国各地,直至僻远之乡。史载,嘉靖年间,边防重要军镇宣化府,就有来自南京、苏州、杭州、潞州、泽州等地的罗缎、丝紬、帕巾铺,专售这些地方出产的丝织品,“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72]。远在四川、云南金沙江畔的穷乡僻壤处,有一个外商聚集的采大木之区,人称“万人嵌”,“虽僻远万里,然苏、杭新织种种文绮,吴中贵介未披而彼处先得”[73]。显然,“种种文绮”均为长途贩运而去,这说明,当时的丝织品确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商品,不言而喻,出产这些产品的工场、作坊已经完全是生产商品的地方了;其销售处抑或也是专门的店家铺子。
丰富的商品,活跃的市场,是以遍布城镇的大小店铺为依托的。当时的大中小城镇,均是店铺云集,经营繁忙,热闹非凡,而且都各具特色。走遍大江南北的地理学家王士性在评论各地码头时说:
天下马头,物所出所聚处。苏、杭之币,淮阴之粮,维扬之盐,临清、济宁之货,徐州之车赢,京师城隍、灯市之骨董,无锡之米,建阳之书,浮梁之瓷,宁、台之鲞,香山之番舶,广陵之姬,温州之漆器。[74]
但是,随着商品的日益丰富和流通渠道的不断扩大,这种界限也在逐渐消融。大都会当然是首当其冲,如北京,“天下财货聚于京师,而半产于东南……盖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毕聚于燕。其物值既贵,故东南之人不远数千里乐于趋赴者,为重糈也”[75]。“东南财货与山海珍藏无不聚辇毂下,诚为塞途积路”[76]。不说丝绸罗缎、米粮棉布、珠宝器皿充斥市肆,就是原本只在江南沿海水乡才丰硕,又难于保鲜、不易贩运的“蛙、蟹、鳗、虾、螺、蚌之属”,万历中期竟在京城也大量出现,人称“腥风满市廛矣”[77]。万历末年,京城的“鱼、蟹反贱于江南”,而且一些珍稀水产如“蛤蜊、银鱼、蛏蚶、黄甲”也“累累满市”[78]。在南京,
斗门、淮清之桥,三山、大中之街,乌嬴、白圭之俦,骈背项兮交加,日中贸易,
哄哄咤咤。云间之布、雅安之茶、吴会玉栅之灯、勾漏石床之砂、翠聚琼台之馆,曲麯  连淮阴之车,万货各离其乡土,何聚会之纷拏,反兮如潮之汗漫,覆兮类汐之荣查,
来无趾兮得得,散无  兮奓奓,虽殊途其货殖而一致……[79]
那里的招牌、广告更记录了并张扬着其地物货的外来性质,如“立记川广杂货”、“发兑官燕”、“福广海味发客”、“西北两口皮货发客”、“东西两洋货物俱全”…… 开封城内林林总总的商店中,可以确定从外进货或进原料的有:杂货店、山货店、竹货店、大缎店、南北香料店、南果、海菜店、西羢货店、毡货店、大米行、六陈杂粮行、杂粮大坊子、白布店、纸店、生熟药材店等各行[80]。
在中小城市中,各地货物云集的现象也不断出现。史载,临清市“萃四方货物,土带鬻其中,率非其地所自出”[81],福建同安县“往时市肆绸缎纱罗绝少,今则苏段、潞绸、杭货、福机行市,无所不有者”[82]。以产纸闻名、僻远的江西铅山镇上,
其货自四方来者,东南福建则延平之铁,大田之生布,崇安之闽笋,福州之黑白砂糖,建宁之扇,漳海之荔枝、龙眼;海外之胡椒、苏木;广东之锡,之红铜,之漆器,之铜器;西北则广信之菜油;浙江之湖丝、绫绸;鄱阳之干鱼、纸钱灰;湖广之罗田布、沙湖鱼;嘉兴西塘布;苏州青、松江青、南京青、瓜州青,红、绿布;松江大梭布、中小梭布;湖广孝感布、临江布、信阳布;定陶布;福建生布、安海生布、吉阳布、粗麻布、书坊生布、漆布、大刷竟、小刷竟、葛布、金溪生布:棉纱、净花、籽花、棉带、褐子衣、布被面;黄丝、丝线、纱罗、各色丝布、杭绢、绵捆、彭刘缎、
衢绢、福绢。此皆商船往来货物之重者。[83]
方圆几千里的各种名、优、特产,辐辏汇萃于山陬一隅,这确实很能反映明后期商品的繁茂景象。其它如铁器、瓷品、纸张、食糖……也在由生产它们的原产地源源不断地贩运到全国各地,进入大小城市中的千店万铺,供当地市民消费。
作为店铺,店主都愿意自己店内货物齐全,以吸引和满足顾客买主,使买卖兴隆。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有头脑店主应取的有效的经营之道。《金瓶梅》在叙述西门庆开店铺时,曾借帮闲伯爵的话说:“常言道:(开店)要的般般有,才是买卖。”[84]当时有些店铺还千方百计收觅一些外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