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17世紀廣東與荷蘭關係述
17世紀廣東與荷蘭關係述
十八、十九世纪之际的宗
朝鲜燕行使者所见十八世
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
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
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
摩鄰,中国中世紀中國關
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
六百年古窖浸染  八世纪
最新热门    
 
十八世紀東南沿海米價市場的整合性分析

时间:2009-7-24 13:51:56  来源:不详
and Grain Prices in the Yangtze Delta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hina’ s Market Economy in Transition, edited by Yung- san Li and Tsui -jung Liu, Taipei: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cademic Sinica, pp. 423~459;( 1993 ) , Grain Prices and Market Regions in Qing China, The 34th Interna- tional Congress of Asia and North Africa, Hong Kong, August 23~28,1~36.
 
    清朝時期的東南沿海四個省份(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包含了全國經濟精華所在地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區,這個區域的糧食作物均以稻米為主,但是由於工商業較為發達,人口稠密,缺糧也最為嚴重。不足糧食主要依賴内陸有餘糧省份的四川、湖南、江西、安徽、廣西和臺灣島供應,閩粤兩省也有部分米糧從安南、暹羅等地進口。[3]這個區域的米價變動可能存在著一種系統性結構,有些地方間的價格互動形態,會依著糧食供需情况、米糧貿易運輸路線和地理位置等特性自然地結合成一些群組,而且在同一群組中的地方間較强互動,會適度地反應在糧價的高相關係數值上。為了探討清代國内糧價市場的整合情况,我們試著先從東南沿海的米價著手,選取糧價記録最為可靠的十八世紀期間,利用米價變動的相關性分析來作初步之市場整合性研究。
根據實際資料的實驗性研究(empirical study)和分析結果,[4]我們認為以相關係數值來量化糧價彼此間的互動程度,宜使用年平均值作為統計分析的原始資料,經由移去趨勢性後的不規則性序列值來估算相關係數值,一來可以消除季節因子的循環性變動;二則地方之間糧食互通有無的運輸時程,所造成的糧價反應延遲現象(time delay)亦可去除或降低;三來米價随著時間的共趨勢變動可消除。因此,方法一是將原始資料年平均序列值移去線性趨勢因子,分為相乘(以除法移去)和相加(以减法移去)兩種模式,隨機化的不規則因子即由這些移去後的資料序列值所構成,[5]藉以計算兩地糧價之統計相關係數值,來測度兩個地方間線性相關性的强弱,如此才能適度地反映出彼此間糧價互動性的大小。此外,我們運用相鄰之年平均糧價的差異序列值,[6]同樣地來計算兩地糧價之相關係數值,以測度兩個地方間糧價同步地上揚和下降的程度,此為方法二。基於這些模式化方法,以兩個地方間糧價序
——————————
    [3]  王業鍵和黄瑩玨(1999)《清中葉東南沿海的糧食作物分佈、糧食供需及糧價分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2分,頁363~397。
    [4]  陳仁義、王業鍵和周昭宏(2000)《十八世紀東南沿海米價的相關性分析》,研究報告,嘉義:中正大學統計科學研究所。
    [5]  王業鍵和黄國樞(1989)《十八世紀中國糧食供需的考察》,《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271~289。
    [6]  陳春聲(1992)《市場機制與社會變遷——十八世紀廣東米價分析》,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列值之相關係數大小,來判斷糧價市場整合性的强弱,已經有了初步的科學量化研究成果。[7]如果配對的地方總數不大(例如3個地方只有3組配對,5個地方會有10組配對等),經由觀察比較這些少量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