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内外”之际与“秩序”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宋代社会结构
乡村危机与近代百年中国
宋代史学的两个发展趋势
乡村自治:皇权、族权和
宋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研究
1949年以来中国乡村政权
关于宋代的历史定位及总
最新热门    
 
宋代乡村户之生活水平析议

时间:2009-7-24 13:52:31  来源:不详
是一致的。但司马光之所以反对变法,似不是针对变法本身而言,而是针对王安石本人。司马光曾言:“臣与安石南北异乡,用舍异道”,吐露了其心声。所以,司马光所说的农民的状况是事实,但不全面,只反映了一些贫下层的状况。况且,其中也反映出在风调雨顺的年月,农民苦归苦,但辛苦会换来回报,起码基本生活还是可以维持的。在发生自然灾害,农业减产而官府又不减税、地主不减租的情况下才真正会出现哀鸿遍野、饿殍遍地的情况;其余大部分时间,农民还是可以安居乐业的。如果真是两宋300多年来都像司马光描述的那样子的话,何以会有后来文士所盛誉的“封建文化的顶峰”。与司马光相反,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中却记载了一些游宦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仕宦之身,天涯海畔;行商之身,南州北县;不如田舍,长相见面。门无官府,身即强健。麻麦遍地,猪羊满圈,不闻金贵,唯闻粟贱。夏新绢衣,秋新米饭。安稳睡眠,直千直万。
    这是描述上等农民的生活纪之实,那么一般农民呢?同书中又载:
我田我地,我桑我梓,只知百里,不知千里。我饥有粮,我渴有水。百里之官,得人生死。孤儿寡妇,一张白纸,入著县门,冤者有理。上官不嗔,民即欢欣;上官不富,民免辛苦,生我父母,养我明府。苗稼萋萋,曷东曷西?父母之乡天子马啼。 
    如此雅境简直是世外桃源,与司光所述的农村情形大相径庭。我们能据此判断宋代农民的普遍生活状况吗?显然不能。因为这也是宋代某种时空下的特殊生活片断,同样是一种极端。
概而言之,宋代乡村产生活水平:贫富有别,参差不齐。《长编》卷27雍熙三年(公元986年)七月甲午条载:国子博士李觉上言:“秦汉以来,民多游荡,趋末者众,贫富不均。今井田久废,复之必难。旷土颇多,辟之为利;且劝课非不至,而尚多闲田。用度非不省而未免收赋。地各有主户而无田产,富者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雨露降而岁功不登,寒暑迁而年谷无获;富者益以多蓄,贫者无能自荐。”这是宋初农民的状况——严重的贫富不均。其原因除与宋政府实行土地“不抑兼并”的政策有关外,更与五代纷争、天下初定有关。为改变这种状况,李觉建议太宗:“欲望令天下荒田,本主不能耕佃者,任有力者耕种;一岁之后,均输其租,如此乃王化之本也。”①神宗时的农民情况仍以司光的话为据:“彼农夫之富者不过占田稍广,积谷稍多,室屋修完,耕牛不
————————————————
    ①  《长编》卷27雍熙三年七月甲午。
 
假而已。……其贫者蓝缕不蔽形,糟糠不充腹,秋指夏熟,夏望秋成,或为人耕种,资米拾以为生……”①二者之间的中户是什么情况呢?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王岩叟言:“第三等以上户皆能自足。”②宋朝的五等版籍中,第三等户为中户,王岩叟说中户的生活水平是能“自足”,而不能“自足”者即为贫下户;神宗张方平说过相似的话:“中户以下鲜有盖藏。”③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自足”是指生活水平而言。而生活水平除与家庭所拥有的土地、赀财有关外,还与家庭人口的多少、用度的奢俭有很大关系。政府划分户等所依据的只是家庭所拥有的土地、赀产等表象,并不依据其生活水平。其实生活水平的高低与某户是地主还是自耕农、佃农并不是我们旧有观念所想像的那样绝对成正比的。姑且以20世纪30年代的河北张北县的情况为例:
农民之生产情况不一,故生活状况亦异。地主之家,土地虽多,门户较大,花费颇巨,生活程度亦随之增高,故有疲蔽之状;自耕农之家,虽比地主之户门户较小,花费减轻,然因天灾人事之压迫,亦有入不敷出之叹。半耕农介平地主与自耕农之间,折衷办法似可救济,然谷价低廉,以终年劳动勤苦及分收二三成这租粮,实不抵粮赋与一切花费之用;至佃农之家,生活简单,自食其力,如能勤俭自励,尚可维持,惟地主分收之外,所余无几,况本无积蓄,遇有歉收复,危险殊甚。
————————————
    ①  《长编》卷252神宗熙宁七年四月甲申。
    ②  《长编》卷379哲宗元祐二年三月辛巳。
    ③  《长编》卷259神宗元丰二年十一月戊申。
 
不论是地主、自耕农、半耕农还是佃农都存在“生活充裕、盈亏相抵、生活困难三种情形”①。这条资料反映的是国有土地制度崩溃以来,中国前近代社会乡村中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