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心忧天下,魂系史学——
略论马克·布洛赫的封建
近代史;语境;语词——略
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
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妇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唐代皇权高层基础演变
从74位状元的家世看唐代
唐代马祖和洪州宗
唐代的戒指
最新热门    
 
略论唐代的“钱帛兼行”(2)

时间:2009-7-24 13:52:42  来源:不详
    三 代行用绢帛的原因

从自然属性上讲,布帛谷物充当货币均不如铜钱。这一点,古人知之甚审。《书·孔琳之传》载:

“〔东晋安帝兴中,〕桓玄时议欲废钱用谷帛。琳之议曰:……圣王制无用之货,以通有用之财;既无毁败之费,又省运置之苦;此钱所以嗣功龟贝、历代不废者也。谷帛为宝,本充衣食。今分以为货,则致损甚多;又劳毁于商贩之手,耗充于割截之用;此之为弊,著于自曩。……”《魏书·食货志》云:“〔北魏孝帝〕熙平初,尚书令任城王澄上言:……布帛不可尺寸而裂,五谷则有负担之难。钱之为用,贯镪相属,不假斗斛之器,不劳秤尺之平;济世之宜,谓为深允。……”

唐代的宰相张九龄也说:

“……古者以布帛菽粟不可尺寸杪勺而均,乃为钱以通贸易。……”〔48〕

应该说,对于这些道理,市场比他们知道得更楚。其所以长期兼用布帛等物,而不专行铜钱,自然有其不得不然的原因。

论者多谓:“魏晋南北朝之使用布帛谷物是由于战争、分裂割据、落后社会经济形态的影响……”毫无疑义,这些因素及其影响是不能否认的,但难于以之通读唐代的货币史。大家知道,唐代在安史之乱以前的百数十年间,阶级矛盾缓和,封建秩序稳定,社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战争割据等非经济因素的干扰都排除了,而绢帛的行用却“比两晋南北朝,只有过之无不及”〔49〕。这是什么缘故呢?到了唐代后期,这些因素又闯进了历史,然而货币流通不惟没有回复到魏晋南北朝的状况,而绢帛却反而日益遭受铜钱的排挤。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 我们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尽管唐代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社会分工仍不够发展,商品种类仍很有限;在许多场合,交换仍可以直接使用绢帛作为流通手段,而不必借助于铜钱。

现在就让我们依据当时商品交换状况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先从农村谈起。前引韩愈《论变盐事宜状》说:“臣今通计:所在百姓,贫多富少。除城郭外,有见钱籴盐者十无二三,多用杂物及米谷博易。盐商利归于己,无物不取;或从赊贷升斗,约以时熟填还。用此取济,两得利便。…… “臣以为乡村远处,或三家五家,山谷居住。不可令人吏将盐、家至户到。……比来,商人或自负担斗石,往与百姓博易;所冀平价之上,利得三钱两钱。……”又,韦处厚关于山南兴元一带的描述,还有下面一段话:“……兴元巡管,不用见钱。山谷贫人,随土交易。布帛既少,食物随时。市盐者或一斤麻、或一两丝、或腊或漆、或鱼或鸡。琐细丛杂,皆因所便。……”

从这两人的话里可以看到几点:(1)农民的交换,虽然也同城市小生产者的交换一样,很细碎,但却不是那么频繁。他们甚至买了食盐到收获时才“填还”。(2)买卖的机会很稀疏。农民不时遇到一二商贩进入农村,既得向他购买,同时也只能向他售卖。反过来,商贩为了回货,在向农民售卖的同时,也必须买。双方既同时同地互为买主或卖主,那么要铜钱作何用呢?假若农民向商贩卖得铜钱,不旋踵又要用那铜钱向那商贩购买,岂不是多此一举吗?从商贩这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