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
谈两汉文化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的沙尘暴记录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
两汉时期新疆的经济开发
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
两汉流民问题初探
论两汉赐爵制度的历史演
最新热门    
 
两汉北部边防若干问题之比较

时间:2009-7-24 13:53:26  来源:不详
———
    ①  《后汉书》卷四一《均列传》。
    ②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
    ③  《后汉书》卷二八《地理志》。
④  参见陈晓鸣《汉代将屯考略》,《汉史论丛》第6辑。
 
    3.屯田兵
    屯田兵,又称“田卒”或“戍田卒”,是指“以兵营田”,且耕且守的武装力量。屯田之设,始自武帝。《汉书·百官表》云:“农都尉,属国都尉皆武帝时置”。武帝时,经过几次和匈奴大规模战争,占有“河南地”、河西走廊,而且也占领了漠南地区。“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①自此以后,西汉军屯得以推广,北部的朔方、五原、北地郡有军屯;河西走廊之令居、番和、居延、敦煌、酒泉、武威有军屯;西域之轮台、渠犁、伊循、车师、赤谷有军屯;河湟、陇西等地也有军屯。所谓:“边郡置农都尉,主屯田殖谷。”②屯田兵不仅分布地区广,而且规模很大,极盛时曾达“六十万人”③。
    4.属国兵
    西汉置属国的设想始自晁错和贾谊。贾谊曾云:“将必以匈奴之众为汉臣民,制之令千家而为一国,列处之塞外,自陇西延安至辽东,各有分地以卫边,使备月氏、灌窳之变。”④其战略思想到汉武帝时得以实施。《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元狩二年秋,浑邪王来降,“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西汉从元狩二年始,至昭帝时期,至少设置了安定、天水、上郡、西河、五原、张掖、金城等七个属国。《盐铁论·诛秦篇》载:“置五属国以拒胡,则长城之内,河山之外,罕被寇菑”,说明属国兵在西汉边防上的重要作用。
    东汉,由于边防政策趋于保守,其对边防武装力量结构亦做了适度的调整。主要体现在:
    1.削弱边郡兵的力量
鉴于新莽之乱、太守拥兵割据之局面,光武帝于建武六年(30年)“罢郡国都尉官”⑤,削弱郡级武装力量。这项举措,同样行之边郡。以后,尽管在陇西、金城、辽东、乐浪、居延等地偶有都尉之复置,然皆时置时废,它已非西汉之通行之制。时人应劭说:“每有剧贼,郡临时置都尉,事迄罢之。”⑥经查《续汉书·郡国志》,北部边郡确已鲜有部都尉之设,亦无部都尉之治所的记载,足见“罢郡国都尉官”亦行之北部边郡。削弱边郡兵的另一项举措,是“罢边郡亭候吏卒”,即罢省了西汉以来的边郡候望系统,以南匈奴、乌桓、鲜卑为侦候耳目而已。东汉对边郡部都尉和候望系统的罢省,大大削弱了边郡武装的力量,使其单独抵御寇乱的能力大为下降。
————————
    ①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
    ②  《后汉书》卷三八《百官志》。
    ③  《史记》卷三○《平准书》。
    ④  贾谊:《新书》卷四《匈奴》。
    ⑤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
⑥  《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曰。
 
    2.对屯田兵的压缩
    由于边郡兵被削弱,其后勤供应相对减缓。对且耕且守之屯田兵也进行了压缩。这不仅表现为戍耕点远不及西汉之多,屯田兵数量也较西汉为少,一般一地仅“数百人”,多者亦不过千人左右;同时,就领导体制而言,无单独完整的管理系统,大致仅为营、部一类的组织,如玄菟郡有屯田“六部”,金城郡有屯田“三十四部”,组织上远不及西汉完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