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
谈两汉文化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的沙尘暴记录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
两汉时期新疆的经济开发
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
两汉流民问题初探
论两汉赐爵制度的历史演
最新热门    
 
两汉北部边防若干问题之比较

时间:2009-7-24 13:53:26  来源:不详

    3.对将屯兵的调整
    东汉对将屯兵的调整突出在两个方面:首先,针对不同的边防对象,增设将屯兵。马端临《文献通考·兵考》云:“于是北胡有变,则置度辽营,……羌犯三辅,则置长安、雍二尉;鲜卑寇居庸,则置渔阳营,……置屯多矣。”其次,东汉将屯兵由西汉的临时陸设置逐渐变为边境上的长期屯兵。如光武帝时设黎阳营,明帝时设度辽营,安帝时置长安营、雍营、渔阳营等,都变成了边郡“屯列坐食之兵”①。
    4.增强民族兵在边防中的地位
    东汉时边防武装力量最大的调整是增强民族兵在边防中的地位。
    首先表现在增设属国。西汉原有的一些属国,如定安属国、西河属国、上郡属国、金城属国、张掖属国等仍然继续存在或复置。且自安帝以后,在北部边郡还增设了广汉、辽东、酒泉涿郡、辽西等新的属国。②属国不仅增设多,而且其权限也较西汉属国为大。在西汉,属国“分郡离远县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③,地位似乎比一般边郡太守要低;而东汉则“稍有分县治民比郡”④,地位等同边郡太守。
    此外,扩大了民族兵的使用范围。使护匈奴中郎将、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等已成为东汉王朝在边境的封疆大吏,在边防作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夷制夷”,成为东汉边防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民族兵,亦在东汉边防武装力量中占有突出地位。
总之,两汉边防武装力量构成大体相同,但其侧重点则不甚一致。西汉以边郡兵作为边防主体,辅之于屯田兵、属国兵,彼此之间不相统属,各司其职,对小的寇掠作防御性应付;而遇有大的寇掠,则临时增派将屯兵,或协助边郡太守、农都尉、属国都尉屯边戍守,或辖领他们出击作战,边防各武装力量平衡发展,体制较为健全。东汉,由于边郡兵力削弱,地位下降;屯田兵戍耕范围缩小,人数减少;在边防上则多倚重将屯兵和民族兵。而将屯兵由于防区限制,运转颇不灵便,民族兵又“骄横难制”、羁縻失当、叛附无常。故此,东汉一代,边防武装力量虽然贯彻了“居重驭轻”的建设方针,但是对于边防作战、兵员调动却是捉襟见肘。因此,从边防整体实力而言,东汉远不及西汉之盛。
————————
    ①  《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列传》。
    ②  分别见《续汉书·郡国志》、《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
    ③  《后汉书》卷三八《百官志》。
④  《后汉书》卷三八《百官志》。

三、边疆经济开发
 
    西汉由于采取了积极进取的边防政策,在边疆经济建设上亦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大规模徙民实边和军事屯垦
    实边、屯垦在汉武帝时表现得尤为突出。考诸史实者有:
    元朔二年(前127年),“募民徙朔方十万口”①。
    元狩二年(前121年),“徙关东贫民所夺匈奴河南地新秦中以实之”②。
    元狩四年(前119年),“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口”③。
    元狩五年(前118年),“徙天下狡猾吏民于边”④。
    元鼎六年(前111年),“分武威、酒泉地置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⑤。
    元封三年(前108年),“武都氐人反,分徙酒泉郡”⑥。
    至于军事屯田,规模巨大,已如前所述。
    2.加强边郡城防和道路建设
    汉武帝在新拓展的边郡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建设。《史记·平准书》载:元鼎六年“又数万人渡河筑令居”。《后汉书·西羌传》:“初(汉武帝时)开河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