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汉代执法思想中的理性因
苏南农村抗美援朝运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高
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
汉代夫妻关系研究
汉代的家学
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
汉代的“发兵”制度
最新热门    
 
汉代农村集市及相关问题

时间:2009-7-24 13:53:46  来源:不详
成一家”(亦《太平经》语)可相互比勘。参与这市场活动的“万家”中,主要应为农民。这和《周礼》关于“大市”的记载是相互呼应的。《太平经》还谈到,当时各乡部有通往都市的“四达大道”[5]。
《风俗通·怪神第九》有以下以下记载:
汝南汝阳彭氏墓路头立一石人,在石兽後。田家老母,到市买数片饵,暑热行疲,顿息石人下小瞑,遗一片饵去,忽不自觉。行道人有见者,时客适会,问何因有是饵?客聊调之:“石人能治病,愈者来谢之。”转语:“头痛者摩石人头,腹痛者摩其腹,亦还自摩,他处放此。”…… 
在这则故事中,作者尽情揭露了迷信者的愚昧,而我们感兴趣的是它提供了农家与郡县市场发生关系的一个例证。汝南是一个县,这里说的市很可能是县市,石人在通往县市的大道旁,故来往人较多。田家老母市饼,恐是偶尔为之,但田家与市场的联系未必是偶然的行为。
在西汉的盐铁会议上,大夫借古说今,谓“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其欲,交易而退。……故工不出则农用乖……农用乖则谷不殖”[6]。这里说的“市朝”,包括了郡县市场,以至主要是指郡县市场;而没有农民的参与,“市朝”是不可能发挥这样的功能的。
农民除了参与郡县市场的交换外,还在固定的市场之外进行交换活动。《盐铁论·水旱》载:
家人相一,父子戳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或时贳,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更徭省约。……
这一材料说明当时有些个体铁匠在农忙时走村串户,把农具运送到田头与农民进行交换。这种交换除以货币为媒介外,还可以用物物交换和賖贷的方式进行。这是农村中固定市场之外的一种交换方式,不能等同于农村集市;由于它灵活方便,深受农民的欢迎。这里说的只是的个体铁匠,但可以想见,一些个体手工业者和小商贩也会采取这种形式。它对保证小农经济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作用不可低估。其实我们在整个封建地主制经济时代以至近世,都可以看到个体手工业者这类活动的身影,前些年上映的《张铁匠的罗曼史》,就是描写一个走村串户的个体者铁匠的生活和爱情的。但他们的活动能够被记录到古代文献中的,则只是凤毛麟角而已。




[1]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2] 《汉书》卷4《武帝纪》
[3] 《太平经合校》第5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4] 按,据俞伟超先生考释,在述及西汉及其以前的文献记载中,“都市”往往专指“国都之市”,但到了东汉,降而为各地之市的泛称,已非专指国都之市。(《秦汉的亭、市陶文》注26,见《先秦两汉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5] 《太平经合校》卷88:“敕州郡下及四境远方,县邑乡部,宜各作一善好宅於都市四达大道之上也。”
[6] 《盐铁论·本议》

农村集市的形成、有关制度和运作方式窥测
 
从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材料看,汉代的农村集市不少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自然成市的前提是人口增加带来的需求的增加,而前提的前提则是这些人的生产和生活部分地依赖于交换和市场,因此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市。例如,《后汉书·张楷列传》载:
    (张楷)字公超……家贫无以为业,常乘驴车至县卖药,足给食者,辄还乡里。司隶举茂才,除长陵令,不至官,隐居弘农山中。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后华阴山南遂有公超市。
张楷以采药卖药为生,追随他的学者是一些半耕半读之家,均可视为农民当中的特殊群体,而他们的生产生活都不能离开市场。张禹治下邳时修复蒲阳陂,邻郡贫民纷纷归附,以至“屠酤成市”[1],情况也以此相似。前面谈到的《盐铁论·散不足》所载“野市”,也可视为自发形成过程中的市。
除了民间自发形成的市以外,也有政府组织的市,《史晨飨孔庙后碑》所载会昌亭市即其例。碑文虽然着重为史晨歌功颂德,但也反映即使是政府组织的市,也是以民间一定的需求为基础的。
关于农村集市的制度和运作情况,我们知道得很少。只能根据有限的材料进行一些探讨和推测。
《史晨飨孔庙后碑》称在昌平亭下所立之市为“会市”,所谓“会”,当是“会聚”之意,“会市”即四方人物会聚于此进行交易的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