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本土资源与外国史研究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陶希圣及其中国史观
21世纪中国史学遐思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
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
60年来美国史学多元性发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最新热门    
 
国史诸朝兴衰刍论

时间:2009-7-24 13:54:03  来源:不详
小心谨慎地加以处理,这些材料也不见得就不能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李文之中文稿收在《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1933年)上册,页157—166。其英文稿(J.S.Lee,“The Periodic Recurrence of Internecine Wars in China",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March and April,1931)在林语堂的《吾土与吾民》(Lin Yu-táng,My Country and My People,1935),pp.28-34及Owen Lattimore,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1940),p.532曾加以讨论。

[2]  Key Economic Areas in Chinese History, as Reveal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Works for Water Controls, 1936.

[3]  "The Rise of Land Tax and the Fall of Dynasties in Chinese History", Pacific Affairs, 9 (1936).

[4]  "The Chronological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Flood and Droughts in Chinese History, 206B. C. -A. D. 1911", HJAS, 6 (1942),273-312;"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Floods and Droughts in Chinese History, 206 B. C. -A. D. 1911", FEQ, 2 (1943), 4,357 - 378;"Floods and-Drought Data in the Tu-shu Chi-ch'eng and the Ch 'ing Shih Kao ", HJAS, 8 (1944). 214—226.

[5]  全汉昇论唐代物价波动的文章,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1本(1943年),页101—148。论北宋之物价波动,见同书,页337—394。论南宋初年物价之大变动,见同书,页395—423。论宋代末年之通货膨胀及其对物价的影响,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0本(1942年),页193—222。

[6]  Hans Bielenstein,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rtents in the Ts'ien Han Shu”, BMFEA, 22(1950). 127—143, 及“The Restor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BMFEA, 26(1954). 158—162.

[7]  Wolfram Eberhard, “The Function of Astronomy and Astronomers in China during the Han Period”, paper written for the Second Conference on Chinese Thought, 1954.

 

    总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近代研究成果,对于从地理区域和社会群体——也就是说,历史的舞台与演员——的基础上来了解历史的工作,已提供了可观的贡献。中国的传统对这些因素并非一无所知,然而有效地应用在历史解释上则是创新之举。传统学者总爱把一个朝代和整个国家还有所有的阶级等同为一。表面上情形可能就是如此,但事实上个别的朝代显然都以某一特定地区和某些人民集团作为他们的基础。进一步说,这是该朝代的首要之务,虽然它也有志于掌握整个帝国。就此观点而言,朝代是可以当作地域和社会力量的复合实体的。京城、朝廷的利益与地方上的利益也许风马牛不相及,比如说,中央统制的式微通常意味着地方上的富裕与力量,可以免受较多的约束。还有,类似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是否吻合的问题对该朝代的制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就社会群体来说,记住治者与被治者、士绅与乡民、文官团体与军事团体之间的差异也是有帮助的。地缘性、社会性的差异之存在,提供了冲突,但也提供了合作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