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
生产函数与农史研究——
* 象征腐化堕落 有辱我
炎黄子孙称谓的由来
最新热门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究(23-29)

时间:2009-7-24 13:54:59  来源:不详
黄大战”这么一个线索,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西水坡和红山文化遗迹反映的“天圆地方”宇宙观念在渭水流域的半坡类型中有没有什么线索和表现呢?分析一下新石器时代房屋遗迹的形制是很有意思的。
  在目前所知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中,距今5000年以前唯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同时流行圆形房屋基址和方形房屋基址(后岗类型、下王岗类型也有这种倾向,但不如半坡类型突出),这不能不让人想到西水坡45号墓和红山文化祭坛、积石冢所反映的那种“天圆地方”宇宙观念。在仰韶文化之前,裴李岗文化各类型的房址基本上都是圆形的,贾湖类型和磁山类型目前发现的房址都为圆形或椭圆,仅裴李岗类型有个别方形,其余大多数也是圆形;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房址主要为方形或长方形,圆形很少;大河村类型也流行方形或长方形房址。近年发现大汶口文化的房址,也都是方形、长方形。西部马家窑文化的房址有方形、圆形和分间三类,但以方形最普遍,大约可视为继承了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传统。在仰韶文化之后,龙山文化的房址有方有圆,但陕西龙山文化是方、圆并行,山东龙山文化是方形多于圆形,基本上是继承了各地的传统,唯河南龙山文化特别是王湾类型有很多圆形房址,相对于该地以前的庙底沟类型、大河村类型是一个变数。有人说,人类早期的房址多为圆形,后来方形、长方形渐多,因为前者建造容易,后者技术要求高一些,但这与考古事实是不相吻合的:北方地区的兴隆洼文化、查海文化、赵宝沟文化都早于半坡类型,这些考古文化中发现的大量房址,都是方形或长方形。其后的红山文化、富河文化也都流行方形或长方形房址,少见圆形,但到小河沿文化,又流行圆形房址,不见方形(赵永军《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房址》,《北方文物》1995年第2期)。南方的河姆渡文化,其大型的干栏式长屋,年代达到7000年前,也早于半坡类型的房址。所以新石器时代房址的形制是与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有关的。值得注意的是,与半坡类型有关或接近的仰韶文化后岗类型、下王岗类型的房址也是既有方形,也有圆形(孙广清《河南仰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中原文物》2001年第5期),这种情形应该并非偶然或巧合(后岗类型房址与大汶口文化的区别,其实也是“炎黄大战”发生在渭水流域、后岗类型的传统与大汶口文化有别、蚩尤不是东夷人的一个证据)。已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早在半坡类型之前,中国古人对天文历法的崇拜已经产生。如山西吉县柿子滩的岩画,已有北斗七星崇拜的内容,也可能与十月太阳历有关,它们的年代距今至少一万年前(参见:冯时著《中国天文考古学》99页,陆思贤、李迪著《天文考古通论》18—19页);距今8000多年前的贾湖遗址不仅有二十八宿已经建立的最早的物证,而且也有反映立杆测影和北斗崇拜的遗迹、遗物(详后);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存在的与鸟纹相伴的五个同心圆纹,学者释为太阳鸟及原始盖图“五衡图”(陆思贤、李迪著《天文考古通论》47—48页);至于仰韶文化以及同时代的其他考古文化,有关天文历法崇拜的遗迹、遗物则已经很普遍了,西水坡45号墓仅是一典型个案。因此,笔者认为半坡类型房址方、圆并行很可能与“天圆地方”这种观念有关,它与西水坡45号墓的形制及红山文化的方坛圆坛、方冢圆冢可能有着同样的观念因素和内在联系,因而它们同时出现和存在可能并不是偶然的。
  据学者研究,“天圆地方”的观念起源于立杆测影所用晷影盘的形制。陆思贤先生说:“晷影盘必然是方中套圆,即‘方数为典,以方出圆’,才能控制太阳东升西落的座标点,也才能保证每天太阳上中天时的晷影落在同一条南北纵线上,这是产生‘天圆地方’观念的基本实践活动”(陆思贤著《神话考古》57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邹学熹先生说:“‘天圆地方’是一种观测天文的方法,因为天体是运行不息的,故曰‘圆’;地平作为固定不移的对照标准,故曰‘方’。所以,取法地平作为观测天体运动的标准,有如物理上作相对运动的两物体,必取一个物体作为静点以计算之,由此而得出的结果是完全正确的”(邹学熹著《易学十讲》2页,四川科技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陈遵妫认为“《周髀算经》首章所说的‘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只是用几何形象来比喻天道和地道,并不是天是圆形、地是方形的意思”(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四册1827—182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史前时代方、圆并行的房址一般都是方大圆小,红山文化方圆相配的祭坛、积石冢也是方大圆小,良渚玉琮内圆外方的形制被学者认为是“天圆地方”观念的反映,它们也都是方大圆小,因此笔者认为“天圆地方”观念的起源与晷影盘的形制即“方中套圆”有关是有道理的。古人应该很早就认识到天穹是圆形的,而且包裹着大地,如果“天圆地方”起源于这种天、地形象的话,那么象红山文化那种祭坛、积石冢应该不会制作成方大圆小的形状,良渚玉琮也可能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