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心忧天下,魂系史学——
略论马克·布洛赫的封建
近代史;语境;语词——略
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
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妇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唐代皇权高层基础演变
从74位状元的家世看唐代
唐代马祖和洪州宗
唐代的戒指
最新热门    
 
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

时间:2009-7-24 13:55:12  来源:不详
作有异于山东及江左之旧制,或阴为六镇鲜卑之野俗,或远承魏、(西)晋之遗风,若就地域言之,乃关陇区内保存之旧时汉族文化,以适应鲜卑六镇势力之环境,而产生之混合品。所有旧史中关陇之新创设及依托周官诸制度皆属此类,其影响及于隋唐制度者,实较微末,故在三源之中,此(西)魏、周之源远不如其他二源之重要。”陈先生所论隋唐制度渊源,包括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端,一般认为最足以代表西魏、北周制度而为隋唐所继承的府兵制,陈先生亦认为自平齐以后,由于受北齐制度影响,府兵制开始发生变化,即由“鲜卑兵制”转变为“华夏兵制”,至隋文帝时完成转变[5]。我们知道,十六国北朝时期,直到北周武帝“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基本上是胡人当兵,汉人务农、胡汉分治、兵农分离的格局。就普遍征发汉族人民当兵这一点而言,北周武帝时,至迟隋文帝开皇十年以后的府兵制,虽与南朝后期由世袭兵制转向募兵制的发展倾向不同,但汉人普遍服兵役(“夏人半为兵”),军人“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仍标志着北朝兵制中民族统治色彩和部落兵遗迹的革除[6]。总之,东晋南朝的典章制度,也就是魏、西晋以后南迁并发展于江左的汉族传统的制度文物,在隋唐制度的渊源中,居有最为重要的地位。
  据万绳楠先生所整理之《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先生曾论及隋唐间南朝佛典和佛教新义的北输。《续高僧传》卷一六《僧实传》载,西魏破江陵后,“益州大德五十余人各怀经部,送象至京”,正是由于南方经典大量北输,使僧实得通南朝佛教新义。同书卷一一《吉藏传》称嘉祥大师吉藏于陈隋之际,乘乱大收经卷,“置于三间堂内,及平定后,方洮简之。”其后吉藏被隋炀帝(时为晋王,以扬州总管镇江都)延居江都惠日寺,复随入长安住日严寺,他所洮简的那些南朝精本自当随之入北。杨广坐镇江都时,曾下令所属军队“随方收集”佛经,又命学士高僧整理,凡四藏近十万轴,其后大都输入北方[7]。 当时杨广还在江都广延名僧,后亦随入长安,其中不少本是北人,因北周武帝灭佛避难南来,受学于南方,陈亡入关,遂能融会南北异说[8]。陈寅恪先生还谈到南胡切韵的北传。据《切韵》陆法言序文,其书之成,起因于开皇初年刘臻等八人聚会于法言家,对南北诸家音韵古今字书,论难质疑,抉择是非,而后由法言根据讨论的记录执笔写定。决定原则的刘臻等八人俱为江左及关东儒学文艺之士,而其中“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颜外史、萧国子多所决定”,即主要取决于颜、萧二人。颜外史(之推)为江左侨姓高门,萧国子(该)为梁武帝从孙,他们据以取舍的标准自是南朝士族所保持的永嘉以前的洛阳旧音,即所谓“洛生咏”,从《颜氏家训》(卷七音辞篇)可见,颜之推一向就认为建邺士族所操的洛阳语音为最上[9]。 不徒音韵,文字上也是以南学为宗。唐初修撰《五经正义》,经书文字定本即出于颜师古。《旧唐书·颜师古传》称太宗以经籍“文字讹谬”,命师古于秘书省考定,贞观七年(公元633年), 正式“颁其所定之书于天下,令学者习焉”。师古为颜之推孙,本传称“少传家业,博览群书,尤精诂训,善属文”,皮锡瑞根据《颜氏家训》,“引江南、河北本,多以江南为是”,认为“师古定本从南,盖本《家训》之说”,其说甚是。皮氏还认为,“前乎唐人义疏,经学家所宝贵者,有陆德明《经典释文》。《经典释文》,亦是南学”[10]。《旧唐书·陆德明传》称唐太宗对陆德明其人其学至为欣赏,征为府文学馆学士,教授中山王承乾,“后阅德明《经典释文》,甚嘉之,赐其家米帛二百段。”
  至于文学艺术方面,早自孝文帝迁洛以后,江左文风即为北方所崇尚。魏、齐间最负盛名的魏收、邢邵,即分别摹仿梁朝的任昉、沈约。西魏破江陵后,以梁末徐陵、庾信为代表的南方文体,风靡北方文坛,史称从“朝廷之人”,到“闾阎之士”,竞相效习,“犹丘陵之仰嵩、岱,川流之宗渤、溟”。入隋后一如北周,流行的依然是被指斥为“轻薄”、“浮华”的南朝后期文体。《大业拾遗记》称,隋废后梁、平陈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这些北迁的文士中,不少人受到隋唐两朝君王的优遇。唐代前期,“文章承徐、庾遗风,天下祖尚”,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正是“江左余风”的代表人物,他们“絺句绘章,揣合低昂”,以摹仿南朝文体而蜚声文坛,也因“轻薄为文”受到后人批评[11]。
  最关治体而备受统治者重视的经学。如《隋书·经籍志》所载,《周易》、《尚书》、《左传》三经,隋唐间,都是流传于南方的魏晋新经注即南学时兴,流传于北方的郑学即北学衰微。至唐初孔颖达奉敕编撰《五经正义》,于以上三经皆舍北从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