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张扬
论孙吴政权中的南北士人
范仲淹与江南士人交游研
東亞古代士人的共通教養
最新热门    
 
旧齐士人与周隋政权

时间:2009-7-24 13:55:16  来源:不详
方式批评隋朝“显贵名臣”“尚作关中旧意”,结果“彼此欢笑、不以为嫌”。然而由诸多历史因素形成的“东西之限”,在这些历史因素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不可能在“彼此欢笑”声中突然消泯。直到唐代,贤明如唐太宗,内心深处仍难免有“东西之限”,即可见一斑。其实在山东士人方面,同样存在着浓厚的“山东旧意”,上举卢恺、陆彦师主持吏部选举,却遵循山东标准,以及山东高门长期以来竭力维持内婚,皆为显例。

四、政治权力与社会潜力

  周隋关中朝廷对山东士族的特别忌惮,正如前贤早已指出的,即在于他们有着深厚而牢固的宗族乡里基础,崇高的社会声望,悠久的文化传统,因此不免“自矜地望”,“偃仰自高”,从骨子里不把关陇集团看在眼里,一有风吹草动,敢于而且有能力发动变乱。自魏分东西,“周齐两立”,双方“务在兼并”,均视对方为自己的最大敌人,而不以江南为意[52]。事实上梁陈时期南方的军事力量也远逊于北。江南侨旧高门,历经侯景之乱、西魏破江陵以及隋灭陈,或已衰亡,或已北迁,并没有形成较大的社会势力,从而对关陇集团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周隋政权,甚至下及唐初[53],关陇集团总把山东高门视为潜在的对手,利用政权的力量多方压制,也就不难理解了。
  实际上经过周隋两代的打压,山东高门不但在选举和政治上失势,在地方社会的宗族、乡里势力也受到严重的削弱。周灭齐次年(周宣帝宣政元年,578),卢昌期据范阳起兵,为周将宇文神举率军攻灭,范阳城遂为周军所屠,卢氏为首的衣冠大族或被诛杀(上面提到的卢思道亦“解衣将伏法”,因宇文神举“素钦其才名”而侥幸不死),或以寒馁死于围城之中,如齐亡后回到范阳的旧齐太子詹事卢叔彪(虎),以及其族弟卢士邃[54]。又《隋书》卷74《酷吏·燕荣传》称,开皇后期燕荣出任幽州总管期间,“范阳卢氏,代为着姓,荣皆署为吏卒以屈辱之”。周隋两朝对山东士人的“搜扬”和迁徙,也使许多“旧族豪家”远离故土[55]。相对于周隋之际山东高门纷纷起事,隋末纷起于山东河北的武装队伍中,领导者中已很少见到山东高门旧族的身影,而代之以所谓“山东豪杰”。关于“山东豪杰”,前辈学者多有论述[56],无须赘言。
  但山东高门仍享有崇高的社会声望,除了宗族乡里基础以外,尤其表现在婚姻和文化上。如清河崔儦,名列《隋书·文学传》,传称“以读书为务,负恃才地,忽略世人。大署其户曰:‘不读五千卷书者,无得入此室。’”在齐举秀才,待诏文林馆,历任清显。齐亡后归乡里,开皇四年被征入朝。据本传:“越国公杨素时方贵幸,重儦门地,为子玄纵娶其女为妻。聘礼甚厚。亲迎之始,公卿满座,素令骑迎儦,儦故敝其衣冠,骑驴而至。素推令上座,儦有轻素之色,礼甚倨,言又不逊,素忿然拂衣而起,竟罢座。后数日,儦方来谢,素待之如初。”崔儦在隋朝官为内史舍人,对关陇集团中的勋贵人物杨素视之蔑如,其赖以骄人的,一是门地及其与之相关的门风礼法,二是文学。杨素有求于他,则在婚姻。唐初勋贵竞相以重礼联姻山东高门,隋代杨素已开先河。而这正是唐高祖、太宗父子对山东高门心存忌恨之所在。太宗皇子、公主嫁娶不取山东高门,《氏族志》降崔民干等级,皆缘此而发。
  关陇集团主持的西魏北周,以及隋及唐前期,在选举制度上厉行改革,不仅最终废止了作为门阀选举制度的乡举里选、九品中正制,而且试图通过选举和政策改变传统的门阀士族观念,树立新的门阀观。唐太宗的门阀观在关于贞观《氏族志》的发言中表述得十分清楚:“……有爵,为公、卿、大夫,世世不绝,此谓之门户”;“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为其世代衰微,全无冠盖,犹自云士大夫”;“我今特定族姓者,欲崇重今朝冠冕”、“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这样一种门阀士族观的极致,就是高宗武后时被称为“勋格”的《姓氏录》。
  但这只是国家颁定的门阀标准,社会另有约定俗成的标准。关陇勋贵以列入“姓氏录”为荣,高门大姓则以名在“勋格”为耻。唐皇室的王妃、主婿可以不尚山东旧族,甚至通过行政命令禁止山东高门内婚,但其勋贵名臣却以联姻山东高门为荣,禁婚家不但“故望不减”,反而弥显尊贵,甚至认为禁婚诏书旨在“美宗族人物而表冠冕”[57]。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唐朝皇室,后来也汲汲于联姻高门,而高门非但不以为荣,反以为累,正如陈寅恪先生所指出的,“李唐数百年天子之家尚不及山东旧门九品卫佐之崔氏”,足见“帝王(政治上)之大权不及(山东士族)社会之潜力”[58]。


[1]《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唐会要》卷36“氏族”,《新唐书》卷95《高俭(士廉)传》,本稿所引正史均为中华书局点校本。
[2]《旧唐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