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中国曾这样收复台湾——
从唐、日本及新罗典籍中
自然环境·地缘政治·新
论秦汉统一的地理基础
古代中国“国家统一”的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
倾向统一不是《南史》与
入唐求法:铸造新罗僧侣
论张学良的国家统一观
最新热门    
 
统一新罗在东亚世界中的地位——八—九世纪唐朝与新罗关系论

时间:2009-7-24 13:55:34  来源:不详
  统一新罗时期,韩、中两国间交通空前发达。《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记载唐朝的对外交通有七条大道,其中“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这两条道路均可通达新罗。陆路由营州、安东都护府至平壤,最后到达新罗首都庆州;海路则由登州入海至大同江或汉江口或临津江口之长口镇(穴口镇)。不过,陆路遥远,难以进行大规模的贸易,唐与新罗的贸易大都是通过海运进行的。海上交通其实远不止登州一道,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指出唐与新罗的海上通道共有五条。该书卷1云:“按旧例,自明州进发之船,吹着新罗境。又从扬子江进发之船,又着新罗”[39],从这两个地方出海的船经黑山岛可至今韩国全罗南道的灵岩。同书卷1又云:“登州牟平县唐阳陶村之南边,去县百六十里,去州三百里,从此东有新罗国。得好风两三日得到新罗”[40],这是最为便捷的道路。此外,该书卷4还提到从楚州山阳县和海州也可入海达新罗。而由新罗至唐则可从新罗汉江口的长口镇或南阳湾的唐恩浦起航到山东半岛,也可从灵岩附近经黑山岛至唐定海县或明州。
  发达的海上交通为两国的民间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降至九世纪,由于两国中央集权的衰落,两国的官方贸易也逐渐衰落了。从840年到899年六十年间,新罗仅向唐派遣使节六次。于是,原来由政府控制的贸易也逐渐转到了私人手里。唐朝考虑到中央的财政收入,曾于建中元年(780)下令禁止这类私人贸易[41],可见民间贸易早已存在并已具相当规模。从代宗到宪宗时代,高句丽人李正己、李师道家族割据淄青镇,与新罗、渤海大做生意,“货市渤海名马,岁岁不绝”[42]。考虑到河朔藩镇的裕民政策,山东半岛与新罗、渤海的民间贸易必然相当发达。至开成间,淄青节度仍兼押两蕃使,此时唐的中央权力更加削弱,对久有传统的山东半岛与新罗的民间贸易恐也是力不从心,令行而禁不止了。
  统一新罗方面,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更多,而且形成了操纵两国贸易的大商人集团。其中最突出的是张保皋。张保皋,《新唐书·东夷新罗传》有附传,《三国史记》亦载其事。保皋本从军于唐,后归新罗为清海大使,与其友郑年平定国内叛乱,立神武王(839)。张保皋不仅官居要职,而且拥有庞大的商业船队。他的船队在新罗、唐、日本三国间进行大宗贸易,还从事客商的运载。据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张保皋在山东半岛上的文登县清宁乡赤山村还拥有寺院和庄田。当时的日本使节、僧侣、留学生、商人往往经过新罗或雇佣新罗商船往来中国。唐朝为了接待众多的新罗商人和侨民,还在山东、江苏沿海各州县设立了勾当新罗押衙所,所内并设有通事,从事翻译。

  3.人员往来

  新罗人大量涌入唐境是唐、罗关系密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唐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对新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由于唐的对外开放政策及与新罗的友好关系,也由于交通的便利,有唐一代,众多的新罗学生、僧人、商人、农民、士兵纷纷来唐求学、求法、经商、务农、从军,其中有不少人定居于唐,终老唐土。他们广泛地分布在唐境,有人统计,至少在唐的七个道(关内、河南、河北、淮南、剑南、山南、江南)的十九个州、府(归义、徐、扬、泗、海、登、密、青、淄、莱、兖、金、台、楚、池、宣州和京兆、成都府)有新罗侨民的活动,主要是在长安和河北道、河南道以及淮南道的沿海地区。尤其山东半岛、江淮地区的傍海地带和运河两岸是新罗侨民的聚居地[43]。
  大量新罗侨民的出现是和唐朝宽容的移民政策分不开的。唐《户令》规定:“诸没落外蕃得还及化外人归朝者,所在州镇给衣食,具状送省奏闻。化外人于宽乡安置。”[44]另外还规定:“外蕃人投化者复十年”[45],即可免十年租税和徭役。这样优厚的条件当然使得新罗侨民们乐不思归了。
  1)赴唐之新罗留学生
  在唐求学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学生最多。他们可分为官派和私慕来华的两类,前者主要就读于唐两京国子监所属各学馆,后者也有散在州县各官学受业的。凡在官学就读的新罗学生,皆享受公费,由唐政府供给粮料,提供宿舍,免除课役,衣食费用由鸿胪寺供给,买书银则由新罗政府发给。新罗学生毕业后可参加宾贡科考试,考中的可任唐官。新罗学生入唐求学之风在九世纪达到了高潮。据《唐会要》卷36附学读书条,开成二年(837),在唐国学中修业的新罗学生有二百一十六名。“开成五年四月,鸿胪寺奏新罗国告哀,质子及年满合归国学生等共一百五人并送还。”[46]新罗学生考中进士者,据《东文选》卷84崔瀣《送奉使李仲父还朝序》云:“进士取人本盛于唐。长庆初,有金云卿者始以新罗宾贡,题名杜师礼榜,由此以至天佑终,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