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中国曾这样收复台湾——
从唐、日本及新罗典籍中
自然环境·地缘政治·新
论秦汉统一的地理基础
古代中国“国家统一”的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
倾向统一不是《南史》与
入唐求法:铸造新罗僧侣
论张学良的国家统一观
最新热门    
 
统一新罗在东亚世界中的地位——八—九世纪唐朝与新罗关系论

时间:2009-7-24 13:55:34  来源:不详
》中保留了大量关于新罗坊的资料。据他记述,扬州、楚州、密州、(包括诸城)、海州(宿城村)、泗州(涟水)、登州(牟平、文登赤山)以及青州等地,都有新罗人居住。他们居住的街巷叫新罗坊,安置他们的旅店叫新罗馆或新罗院,各地并设有管理新罗坊的勾当新罗所,其职员、译员均由新罗人充任。
  圆仁于开成三年(838)七月二日到达扬州,次年二月二十一日离开扬州,六月七日到登州赤山新罗院,其后往来于楚州与登州之间,到处得到新罗人的帮助,最后于大中元年(847)六月十八日归国,还是“乘楚州新罗坊王可昌船”[52],由登州出海的。据圆仁的记述,在华的新罗人务农者有之,煮盐者有之,经营私驿者有之,担任水手、导航者有之,造船者亦有之。此外,新罗的商人在山东半岛和江淮地区的水线城镇长途贩运,居间贸易,北起登州、莱州、密州、青州、淄州,东到海州涟水,西到徐州,南达楚州、扬州、苏州、明州,形成了新罗人的商业网络[53]。
  其他史书中也有关于新罗侨民的记载。如《旧唐书·地理志》归义州条云:“总章中置,处海外新罗,隶幽州都督,旧领县一,户一九五,口六二四。归义,在良乡县之古广阳城,州所治也。”据考古工作者分析,现在的山东、河北等省发现不少唐代开采的煤矿遗址,其开采方法部分采用了新罗的技术。这说明分布在这些地区的包括归义州在内的新罗侨民中有从事挖煤的工匠。《旧唐书·东夷新罗传》载“元和十一年(816)新罗饥,其众一百七十人求食于浙东”,唐政府也予以安置。
  总之,八、九世纪的中国大地上,到处可以见到新罗人的身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中国的经济文化生活中来,为唐、罗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4.文化交流
  唐朝与统一新罗的文化交流极为频繁。发达的汉文化对新罗乃至韩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统一新罗对汉文化的大力吸收,这一时期成为韩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唐与新罗的文化交流中,除赴唐新罗学生和僧人所起作用外,双方政府间文化交流更直接促进了新罗的发展。史书上记载了大量政府间的文化方面的交往。武则天垂拱二年(686),“(新罗王)政明遣使来朝,因上表请《唐礼》一部并杂文章。则天令所司写《吉凶要礼》,并于《文馆词林》采其词涉规诫者,勒成五十卷以赐之。”[54]开元十六年(728)新罗又“上表请令人就中国学问经教,上许之”[55]。开元二十五年(737)新罗圣德王兴光卒,唐“遣左赞善大夫邢 摄鸿胪少卿往新罗吊祭,并册立其子承庆袭父开府仪同三司、新罗王。 将进发,上制诗序,太子以下及百僚咸赋诗以送之。上谓 曰:‘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知书记,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与讲论,故选使充此。到彼处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又闻其人多善奕棋,因令善棋人率府兵曹杨季鹰为 之副。 等至彼,大为蕃人所敬,其国棋者皆在季鹰之下。于是厚赂 等金宝及药物等。”[56]此事足可为两国友好往来之佳话。同年四月,邢 再次出使新罗,并把《道德经》等书赠孝成王。此外,新罗政府还每年向唐派遣十名官费留学生,新罗政府供给书费,唐鸿胪寺供给衣粮,修业十年期满始可归国。新罗对归国的留学生加以重用,将身世显赫或学识渊博者分配到王廷的文翰机构,负责撰写外交公文、碑文等,如金仁问、朴居勿、崔贺、崔致远、朴仁范、朴邕、金仁圭、金远、崔慎之等,其余则大多分配到地方任守令。这些都大大刺激了留学生赴唐的积极性,也促进了新罗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新罗的政治制度是参照中国的制度建立的。至景德王(742—756)时,新罗的国家政治制度已基本完善。在中央行政机构方面,仿唐中书门下设执事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管理全国政务,长官为中侍(后改侍中),其下设六部:兵部、礼部、仓部、位和部(主管官吏品位)、例作部(营建工事)、左右理方府(刑律);又仿唐之内侍省设内省(后改殿中省),管理大宫、梁宫、沙梁宫三宫王族事务;仿唐御史台设司正府,弹劾官吏。在地方制度方面也建立了州郡制,全国共设九州、一百一十七郡、二百九十三县。景德王时,更改九州名为汉式名字,州、郡、县之官吏名也是都督、太守、县令。
  在经济制度方面,新罗仿唐之均田制实行丁田制,仿唐实行租庸调法和户籍制。
  新罗还仿唐建立与政治制度结合的教育制度。新罗崇尚中国儒家思想,推崇经学。本来,在新罗占统治地位的是花郎道思想。但随着统一新罗的成立,政府更需要儒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新罗于682年仿唐设国学,讲授儒学五经三史,设博士助教、大舍,讲授儒学。747年改为太学监。[57]788年仿唐实行科举制,设读书出身科,以儒家之五经三史为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