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
唐前期的太子问题及其政
《张居正》引发文史之争
“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试
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代歌》、《代记》和北
“八王之乱”与禁卫军权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
谢国桢先生治史之经历与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财政
最新热门    
 
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

时间:2009-7-24 13:55:41  来源:不详
  《曹闰国墓志》记:“公字闰国,含州河曲人也。公行旅边蓟,幼闲戎律,于天宝载,遇禄山作孽,思明袭祸,公陷从其中。为(伪)署公云麾将军、守左金吾卫大将军,俛仰随代。夫天不长恶,二凶殄丧,皇威再曜,公归顺本朝,不削官品,改授公试光禄卿,发留河北成德节下,效其忠克,守镇恒岳。”[127]曹闰国本是六胡州的粟特胡人,安史之乱前到幽州地区,成为安史的部将。安史之乱后,曹闰国随李宝臣降唐,继续在成德军节下任职,成为镇守恒岳的将领。可见,成德军也是粟特人的安全堡垒,即使跟从安史叛乱,也仍然可以继续生存,继续任官。
  同样的情形还有石神福。《大唐故成德军节度下左金吾卫大将军试殿中监石府君(神福)墓志》称:“父何罗烛,试云麾将军、蔚州衙前大总管。有子四人,公则第二子也。生于雄武,长在蔚州。遇安史作乱,漂泊至恒阳。君主亦知,收于戎伍,频经战伐,累效疆场。悦畅君心,迁授大将。为征马事,重委在腹心,兼令勾当右厢草马使事。去元和八年(813)正月十七日奄然大谢于野牧,时春秋五十有五。”[128]根据石神福的年龄推断,安史之乱时他年纪还很小,所以其从河东迁至恒阳的时间应当在安史乱以后。也可能是墓志所记年龄有误,因为内容明确有“遇安史作乱,漂泊至恒阳”这样的文字。无论如何,他在安史乱后继续任成德军节度使手下战将,勾当右厢草马使事。
  《新唐书》卷一四八《康日知传》记:“康日知,灵州人。祖植,当开元时,缚康待宾,平六胡州,玄宗召见,擢左武卫大将军,封天山县男。日知少事李惟岳,擢累赵州刺史。”按李惟岳是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儿子,建中二年(781)李宝臣死时,惟岳任行军司马、恒州刺史,三军推为留后,但唐廷不许,遂叛乱,至明年为王武俊所杀[129]。《新传》不说康日知事李宝臣,而是事其子李惟岳,时间不明,但推测应当是在安史之乱以后。永泰二年(766)立于恒州(今正定)的《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碑》的碑阴,有“节度押衙、左厢步军都使、同节度副使、开府仪同三司、殿中监、兼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食实封三百户、榆林郡王康日知”的名字[130]。但这个碑阴的题名年代,未必就在永泰二年,根据康日知显赫的头衔,特别是任节度副使一点,应当是李宝臣在位的末年[131]。康日知于建中三年(782)正月背叛李惟岳,举赵州投降唐朝。二月,唐朝以康日知为深赵都团练观察使[132]。
  《新唐书·康日知传》没有提到其父的任职。但康日知子《康志达墓志》补充了相关的情况:“自曾族曰延庆,皇朝左威卫大将军,徙居为京兆长安人也。祖曰孝义,皇朝万安府折冲,累赠户部尚书。考曰日知,皇朝兵部尚书、左威卫上将军,赠尚书左仆射,以忠信奉上竭诚。建中三年将赵州,拔城赴阙,拜晋、慈、隰等州节度使。公即仆射第四子也。”[133]延庆应即康植,大概因平六胡州之乱而得以从灵州徙居为京兆长安人。康孝义任折冲的万安府,在河东道晋州[134]。虽然开元以后的折冲府官已是虚衔,但表明他仍在唐朝任职。这样一个已经入籍京兆的家族,为何在康日知时又迁到河北,可能也是与安史之乱后粟特人的处境有关。在经过一番政治变动后,康日知在建中三年又回归唐廷,兴元元年(784)徙为奉诚军节度使,又徙晋绛,彻底回到中原。而他的封号也从榆林郡王转为会稽郡王,其家族也称会稽人了。
      上面提到的《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碑》碑阴题名中,还有孔目官安都滔、节度押衙康如珍、左厢□□□将安忠实、右厢马军□将何□、左厢步军十将何山泉、衙前将康日琮、曹敏之、史招福等[135],很可能都是当地的粟特裔将领[136],则表明成德镇的兵将中也有不少粟特人。

    3. 幽州卢龙

  幽州是安禄山经营多年的老巢,原本就有许多胡人生活在这里。安史之乱后,由于安史部将内部的斗争,曾出现杀胡事件。《安禄山事迹》卷下记载:上元二年(761),幽州城内叛军将领阿史那承庆与高鞠仁相互攻杀,“承庆不敌而奔潞县。鞠仁令城中杀胡者重赏,于是羯胡尽殪,小儿掷于空中,以戈承之,高鼻类胡而滥死者甚众。”[137]安史之乱后唐朝任命的幽州节度使李怀仙,就是“柳城胡人也”[138],照理在他手下应当有其他胡人将领,但我们在史料中所见到的幽州其他胡人将领的记载却很少,这或许是由高鞠仁杀胡事件所致。
  但这种突发的事件影响不会很长,对此后大多数幽州粟特人的生存更不会造成直接影响。幽州应当和魏博、成德镇一样,对胡人采取优容的政策。幽州境内的民众在房山石经上留下的题名,主要是安史之乱以后的文字,其中即有大量应当是粟特后裔的题名[139],表明当地民众中有大量胡人的继续存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