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陰山高闕與陽山高闕辨析
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
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
中国社会形态演变 ——
关于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
更加完整与客观:中国近
关于中国现代化史研究的
从“疑古”走向“正古”
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
明清时代的历史特点及其
最新热门    
 
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1]

时间:2009-7-24 13:55:45  来源:不详
bsp;      被李存朂呼为“七哥”且佐其“中兴之业”的张承业(唐僖宗时宦者,本姓康,当出于粟特),“尤不悦本朝(按指唐朝)宰辅子孙”[65],对于“名门之后”的实际治事能力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即便是庄宗本人,忿于卢程之自傲而无能,亦曾有“误相此痴物”[66]之悔。
       后唐明宗时的宰相组合,逐渐自“名家”“流品”向个人能力方面倾斜。
       明宗登基之初,机要决策仍倚重于藩邸侍臣,对于宰相的选择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豆卢革、韦说相位一度保留,同时任郑珏、任圜为相。郑珏是唐代宰相郑扆的侄孙,后梁时曾任宰相。史称其前后两度“在相位既碌碌无所为,又病聋”[67]。天成二年(927)罢豆卢革、韦说,明宗考虑提拔韦肃作宰相,他所举述的原因之一,即“世言肃名家子”[68]。此番任命的崔协,出自唐代“盛为流品”的清河崔氏小房。清河崔氏“自后魏、隋、唐,与卢、郑皆为甲族,吉凶之事,各著家礼。至其后世子孙,专以门望为高,为世所嫉。”[69]崔协本人虽然“器宇宏爽”,却“高谈虚论,多不近理,时人以为虚有其表”;“登庸之后,庙堂代笔,假手于人”[70],“在位无所发明”[71]。这批人物能够居于相位,事实上与宰相群体在当时的微妙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长兴初,情况有所变化。明宗拟罢枢密使安重诲,派使至中书,趣宰相冯道等议其代;反映出中书门下在朝廷谋议过程中地位的上升。而在“后安重诲时代”,与宰相参预决策机会的增加相应,入选者的家世背景逐渐淡化而个人因素相对受到重视。明宗朝八年间先后任用宰相十人,除豆卢革、韦说(庄宗朝宰相留用者)、郑珏、崔协称得上是“名门之后”,任圜、冯道、王建立[72]、赵凤、李愚[73]、刘昫等其他六人都没有特殊的名族高门背景。豆卢革、韦说在任不足三月,郑珏、崔协亦不过两年。长兴中,“与明宗有旧”的唐朝宗属李鏻,自称“家代重侯累相”,游说时相“唐代中兴,宜敦叙宗室”,本人“常贮入相之意”,却终于未在朝廷考虑之中[74]。在长兴以后的政坛上,很少再见到以“高门”自恃、靠“名家之后”的身份攀升成功之人[75]。这背后发生着两个参差交错的过程:一是中书门下掌管的行政权力逐渐有所增重,一是“名门之后”面临社会激剧变迁的不适应,日益凸显出来。

(三)

        能力素质的欠缺,是导致“右族”衰败的根本原因之一。所谓“名家子”们,矜于门望却一无所长,张承业曾经质问卢程:“公所能者何也?”[76]这事实上已经是无法回避的严重问题(详见下文)。在长期动荡之中,“名族”往昔藉以发展延续的政治经济根基严重动摇,而且既不讲求“礼法门风”,又丢弃了赖以炫世的家学传承,全不具备原本意义上的士族所看重的文化传统。“素不学问”、俯仰于时成为他们共同的特征。他们的征引门户、骄矜作态,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回光返照,这决非名族势力在此时转而强盛的反映,恰恰相反,是由于他们感受到处处被炙手可热之新起势力逼迫的切肤之痛,无助之下而彼此牵引故旧,“徒以流品自高”[77]。
       不仅如此,他们还利用自己熟悉且仅有的这一切,试图去影响、去“规范”身边新起的权势人物。豆卢革等人对于当时执掌大权的郭崇韬之诱导,就是明显的一例。《旧五代史》卷五七《郭崇韬传》:

        ……及权倾四海,车骑盈门,士人谄奉,渐别流品。同列豆卢革谓崇韬曰:“汾阳王代北人,徙家华阴,侍中世在雁门,得非祖德欤?”崇韬应曰:“经乱失谱牒,先人常云去汾阳王四世。”革曰:“故祖德也。”因是旌别流品,援引薄徒(按:这里对于郭崇韬的批评,仍然是将“流品”问题与“薄徒[浮薄之徒]”联系在一起的),委之心腹;佐命勋旧,一切鄙弃。旧僚有干进者,崇韬谓之曰:“公虽代邸之旧,然家无门阀。深知公才技,不敢骤进者,虑名流嗤余故也。”

《新五代史》卷二四《郭崇韬传》中也说:

       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过子仪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