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陰山高闕與陽山高闕辨析
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
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
中国社会形态演变 ——
关于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
更加完整与客观:中国近
关于中国现代化史研究的
从“疑古”走向“正古”
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
明清时代的历史特点及其
最新热门    
 
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1]

时间:2009-7-24 13:55:45  来源:不详
、裴度、韦皋是也。然而时有夷险,不可一概而论。……客有谓葆光子(按,孙氏自号葆光子)曰:“儒将诚则有之。唐自大中以来,以兵为戏者久矣。廊庙之上,耻言韬略,以櫜鞬为凶物,以钤匮为凶言。……一旦宇内尘惊,闾左飙起,遽以褒衣博带,令押燕颔虎头,适足以取笑耳!”

国家稍微安定之后,讲求典故、修饬制度即会提上日程。身为文士而不熟悉军事、不长于吏干,或可为之解说;而他们之不善于控御变局、不熟悉政务体制,则更致贻误国政,而这偏偏是五代文士中普遍存在的情形。在当时的上层文人圈中,颇有一些自命不凡却“卒无所发明”者。
      后唐历经明宗、闵帝、末帝三朝的宰相李愚,为人谨重好学且清廉刚介,却“欲依古以创理”,行事迂阔[95];与他大约同时的刘昫,“以好学知名燕蓟之间”而“在相位,不识典故”,“议者多窃笑之”[96]。末帝“选当时清望官知名于世者”为宰相,得卢文纪与姚顗:卢文纪“语音高朗,占对铿锵”,然而“处经纶之地,无辅弼之谋”[97];姚顗则“不知钱陌铢两之数,御家无法,在相位龊龊无所为。”[98]另一宰相马胤孙“少好学,学韩愈为文章”,然而“不通事务,故事多壅塞。……临事多不能决,当时号为‘三不开’:谓其不开口以论议,不开印以行事,不开门以延士大夫也。”[99]后晋的翰林学士承旨崔棁,“少好学,颇涉经史,工于文辞”,然而“专于文学,不能莅事”,“不能举职”[100]。后汉的宰相苏逢吉,当制度草创之时,朝廷大事皆出逢吉,逢吉以为己任。然素不学问,随事裁决,出其意见,是故汉世尤无法度,而不施德政,民莫有所称焉。[101]当天下多事之时,面对一些无所发明而不能举职者,后唐末帝曾经“目宰相曰:‘此粥饭僧尔!’以谓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也。”[102]宋初史臣在总结明宗统治时所说,“惜乎君亲可辅,臣子非才;遽泯烝尝,良可深叹矣”[103],不能说全无道理。
       更可一叹的是,“文士”中的一些人,即便对于儒学礼教也并非见长。后唐明宗时的太常卿刘岳,“名家子,好学,敏于文辞,善谈论”;奉诏修订《书仪》,而“事出鄙俚,皆当时家人女子传习所见,往往转失其本”,身为文士学者而兼重政务、吏事的欧阳修将这些“当时儒者”与“夷狄”“武君”对举,感慨万端地批评说:

       呜呼!五代干戈之乱,不暇于礼久矣!明宗武君,出于夷狄,而不通文字,乃能有意使民知礼。而岳等皆当时儒者,卒无所发明,但因其书增损而已。然其后世士庶吉凶,皆取岳书以为法,而十又转失其三四也,可胜叹哉![104]

像这样或不通礼仪之学,或不懂军旅之务,或不善词理,或不能莅事的“儒生”“文士”,在当时并非少数。生逢时代变迁之际,他们既不长于举职任事,又不是称职的文化传承者。

  (三)

       有学者指出,五代十国的知识分子有两种不同的追求,一类向往功名,切于仕进;一类消极避世,寻求自身道德的净化和完善[105]。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仕进者的避事与避世者的抱负。后晋的御史中丞薛融,“少以儒学知名”,早在石敬瑭准备起事,征求群僚意见时,身为观察判官的他说:

       融本儒生,只曾读三五卷书,至于军旅之事、进退存亡之机,未之学也 [106]。

《旧五代史》卷一二六《冯道传》中说,

       晋祖曾以用兵事问道,道曰:“陛下历试诸艰,创成大业,……讨伐不庭,须从独断。臣本自书生,为陛下在中书守历代成规,不敢有一毫之失也。臣在明宗朝,曾以戎事问臣,臣亦以斯言答之。”

天福七年(942)后晋少帝继位后,宰相冯道一再奏请复置高祖时被废罢的枢密使,以求“各归职分”[107]。薛融、冯道的避事,并非一二书生明哲保身的个人行为,它反映着动乱年代中的文士历经血腥教训之后,收缩自身职守的倾向。这种避离敏感机要之事而听任君主乃至权臣“独断”,自己居处一面、恪守成规的职份界定,既体现着自我保护的企图,也是当时制度运行的客观状况所促成。
   &nbs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