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记忆的对话和中日关系的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最新热门    
 
关于“道理最大”——兼谈宋人对于“祖宗”形象的塑造[1]

时间:2009-7-24 13:55:45  来源:不详

  昔我太祖皇帝尝问忠献赵普曰:“天下何者最大?”普曰:“道理最大。”上深以为然。所以定天下垂后世者,莫不由之。

从沈括笔下的“上屡称善”到此时的“所以定天下垂后世者,莫不由之”,显然已经从总结祖宗经验的角度上了一个台阶。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三月,明州州学教授郑耕道在进对中提到赵普与太祖关于“道理最大”的对话,并且说,“夫知道理为大,则必不以私意而失公忠。”孝宗肯定说:“固不当任私意。”针对这番对话,纂辑《中兴两朝圣政》的留正等人发挥道:

  天下惟道理最大。故有以万乘之尊而屈于匹夫之一言,以四海之富而不得以私于其亲与故者。……寿皇圣帝因臣下论道理最大,乃以一言蔽之曰:固不当任私意。呜呼,尽之矣。[20]

两年之后,孝宗再度提到祖宗时的这一说法:

              上曰:“朕于听言之际,是则从之,非则违之,初无容心其间。”

梁克家奏:“天下事惟其是而已,是者,当于理之谓也。”

  上曰:“然。太祖问赵普云:‘天下何者最大?’普曰:‘惟道理最大。’朕尝三复斯言,以为祖宗时每事必问道理,夫焉得不治?”

我们又看到“臣留正等曰”: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夫天之所以能成造化之功者,以其无容心也。是以生育肃杀自然有至理寓乎其间。夫圣人之心亦如是而已。举天下之事,是非利害杂然至乎其前,而吾一概以无心处之,方寸湛然,处处洞彻,天下之事焉往而不得其当哉!臣知艺祖之心、寿皇之心即天之心也。[21]

留正等人将赵普当年所说“道理”引申到“天心”、“至理”的高度,并且将此意加诸于“艺祖之心”,不知太祖君臣对此会做何感想。若能起赵普于地下,精吏干而“寡学术”的他,在后人阐发的这番有关“道理最大”的“大道理”面前,恐怕要喟叹弗如了。
  到南宋后期,以“天道”、“天理”为统贯,“道理最大”与“祈天永命”等说,成为当时儒家士大夫揭举以救国运的鲜明旗号。自宁宗后期始,从朱熹、张栻的学生吴猎、曹彦约,再到真德秀、魏了翁、陈贵谊乃至包恢、牟子才、杨文仲等,几乎形成了宣扬“祈天永命”的“话语圈”。
  真正能够反映其胆魄与识见的,是嘉定三年(1210年)六月,时为秘书郎兼学士院权直的真德秀面对宁宗侃侃而论的一番话:

  臣闻天下有不可泯没之理,根本于人心、万世犹一日者,公议是也。自有天地以来,虽甚无道之世,破裂天常、隳坏人纪、敢为而弗顾者,能使公议不行于天下,不能使公议不存于人心。善乎先正刘安世之论曰:公议即天道也。天道未尝一日亡,顾所在何如耳![22]

从北宋的刘安世到南宋的真德秀等人,视“公议”、“人心”为“天道”的体现,这是“天道”观进步的反映。而在其后南宋晚期的六十年中,“天道”“天理”讲说更盛,与此同时,士大夫胸中的这股浩然之气却日渐销蚀。
  嘉定六年(1213年)十月,真德秀向宁宗进“祈天永命六事”,说是

  昔周至成王,天下既极治矣,而召公作诰,一则曰祈天永命,二则曰祈天永命,若不能以朝夕安者。盖天命靡常,圣贤所畏,而况今乎![23]

十二年后,宝庆元年(1225年)六月,真德秀借奏对垂拱殿之机,力劝初即天子之位的宋理宗“容受直言,祈天永命,用贤臣,结人心,为自立根本”[24]。针对霅川之变,他直截了当地批评理宗“处天伦之变未尽其道”,极论“三纲五常所以扶持天地”的道理,并且劝告皇帝“此既往之咎而臣犹有言者,欲陛下知此一大欠阙,自此益进圣学、益修圣德。”[25]他苦心孤诣地强调说:

  惟我祖宗继天立极,其于事亲教子之法、正家睦族之道、尊主御臣之方,大抵根本仁义。故先朝名臣或以为家法最善,或以为大纲甚正,或以为三代而下皆未之有。猗欤休哉!圣子神孙所当兢兢保持而勿坠也。[26]

绍定二年(1229年),真德秀为陈均所作纲目体史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