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亚洲区域模式论──滨下
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
“亚驼”“呼池”与要册
走出“亚细亚”,回归“
20世纪后半期亚洲经济的
二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亚洲
第16课  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15课  亚洲、非洲、拉
第4课  亚洲、非洲、拉
最新热门    
 
“亚洲论述”:历史与价值

时间:2009-7-24 13:57:49  来源:不详
关于“亚洲(东亚)[i]论述”的争论,起始点是“亚洲(东亚)可否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亚洲可否超越民族国家而成为另一个思想容器自的边界”。如杜维明[ii]、张立文等很多学者都曾经系统地谈起过东亚的同构现象;而这被德里克批评为“泛亚主义者纷纷将自己民族所具备的不同‘特点’而加诸在亚洲身上”[iii]。很多人如梅棹忠夫、李永辉[iv]指出:亚洲——即使是东亚——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地方,实在不是一个“亚洲”了得?
  这样,以其异观之则异,以其同观之则同,问题本身的提问方式就值得反思了。我们可以罗列亚洲N多共同的地方,也可以罗列N多不同的地方。争论仅仅在这个层次上平铺开来,是不会有结论的。这种平面的各执一端、往而不反的争论遮蔽了“亚洲”概念的历时性。竹内好就曾经反对过“东方的存在”“东方不存在”这样的相对立的思考方。其实,也许没有“亚洲”的抽象意义,只有在各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下它被构成的意义。也就是说,亚洲是历史的,是在一定社会价值权力体系支配下历史形成的。于是,亚洲又是价值的。“亚洲一体”的论述有一定事实基础,同时是一“价值建构”、一“文化建构”。亚洲论述羼杂着众多的价值观念,如全球化与地域、趋同论和多文化、西方普遍性和东方特殊性、西方霸权和民族主义、地区意识和民族国家、现代与传统等等。让我们从历史和价值两方面考察一下“亚洲论述”问题。
一、“亚洲论述”的历史
1、实质“亚洲”的传统基础:“华夷世界体系”及其思想后果
  东亚地理,相对自成一系。在它内部,有较大的面积提供了足够回旋余地,对外而言,又相对隔绝。北是苦寒的极地,西是高原和大漠,东是浩淼的大洋,南是丛林。东亚有着实质的地理边界。
  古代东亚存在着华夷秩序圈,“华夷”是庞大的中央大国和拱卫在周边的蛮夷小国构成的一个自足空间。朝贡的宗主国与进贡国之间,各有各自的义务和职责。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华夷秩序圈的特点。我们从自己的研究目的出发,可以归结出它的两个特点。首先,华夷秩序圈内部呈“中心——边缘”的主从结构。维系华夷秩序的首先是朝贡贸易。朝贡的宗主国与进贡国之间,各有各自的义务和职责。朝贡,在中国历史的语境下,绝不仅仅是“经济贸易”的等义词。它包含了礼仪、政治、社会交往、文化等各种各样的关系的复杂概念。就它的原意而言,它是一个政治概念,实质性的经济贸易关系其实是处在次要的地位[v]。与东亚政治经济的朝贡格局相对应的是,古代东亚文化上亦呈现“内核——外缘”结构,两端处于恒常的共振与环流中。
其次,除了内部的“中心——边缘”结构以外,相对于外部遥远的蒙昧混沌世界而言,“华夷”构成一个有边界的自足空间。尽管这边界是模糊的,但它确实存在。基本上就是中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是否服从中华的“王化”,是进入这个边界的标准。边界之外,之谓“化外”。我们也许可以说,华夷秩序圈的这种边界,就是构成近代“亚洲论述”的一个传统基础。“华夷”观念的本身,隐含着亚洲视角,“华夷”对举,整个亚洲(东亚)就是由“华”加“夷”构成。
  “华夷”之内的地域自成一个思考单位,这是有其文化意义的,邹衍的大九洲、《山海经》中的海外奇谈,都被理性地摒弃在“天下”之外,就因为它并不合与中国文化对世界秩序的安排——这种安排构成中国传统知识的基础支柱之一。所以,凡在“华夷”边界之外的,邹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