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读张荫麟《东汉前中国史
淝水之战:初唐史家们的
两宋史家的忧患意识
清初私家修史状况研究-
清代乾嘉史家史学批评方
论乾嘉学风对近代史家的
最新热门    
 
史家张荫麟之生平与史观

时间:2009-7-24 13:57:58  来源:不详
观念的循环。

    张氏所论站不住脚。他单凭唐代全盛是并不“有以愈于”汉代这一点,就否定了“螺旋式之进步说”。单凭明代我国传统数学的衰落这一点,就否定了“知识内容之继续进步”说。可见,他检验理论时遵循了证伪原则:任一条事实与理论不符,则理论即为伪。但是,以他的思维原则去看他的论证,就会发现,他实际上陷入了以子之矛功子之盾的自我冲突之中。难道“载道”时代没有“言志”的作者与作品吗?在这里,他恰恰犯了他所反对的“默证”错误。再说,宋时代盛行的立天元术至明朝消失,只能说明这种数学方法因落后遭淘汰,不能说明知识没有进步。夏失夷得,礼失求野,西算取代天元之术,正是知识的进步。言志载道,也不是文学史上的两派,更无从证明循环史观的正确。周作人的论断,当时就曾经受到有力批判40。

    循环史观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相对立,这也使张氏把辩证史观摆在他的对立面。不过,此事犹有可说。盖近代史家偏于循环史观者,并不乏人,颇耐人寻味。史家陈登原甚至专门出版过一部《历史之重演》,专门搜集历史上所谓“重演”的例子以资证明。盖马恩对“循环”论均无明确之反驳。以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渊源之深,注重“否定的否定”实属必然。至列宁,才将其明确为“更高基础上的重复”,“是按所谓螺旋式而不是直线式进行的”。故近代诸多通识学人何以偏爱循环史观,实有专门探讨之必要。

    在张荫麟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实践中,历史认识论占重要位置。读他的文章,常常可以感受到历史认识思想的存在。例如,《评冯友兰君<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提出,历史研究不可“先有成见在胸,本此一定之目的,搜寻各种证据,推勘文字,比列事实,以明古来传说之不足信”,即在反对历史认识中的主观主义与“以论代史”方法。在《评冯友兰<儒家对于婚丧祭礼之理论>》中,又提出:“夫以现代自觉的统系比附古代断片的思想,此乃近今治中国思想史者之通病。此种比附,实预断(presnppose)一无法证明之大前提,即谓凡古人之思想皆有自觉的统系及一致的组织。然从思想发达之历程观之,此实极晚近之事也。在不与原来之断片思想冲突之范围内,每可构成数多种统系。以统系化之方法治古代思想,适足以愈治而愈棼耳。”则在反对将古人现代化。类似这样的零星言论,还有许多。

    但是,张荫麟系统论述历史认识论思想的文章是23岁时所作《论历史学之过去与未来》41。这篇文章提出三个问题:一、过去历史资料所受的限制何在?二、这种限制在将来有打破或减轻的可能没有?如果有,则三、怎样控制将来的资料以打破或减轻限制,使将来的历史逐渐达到理想境地。张荫麟认为:“苟能认识此诸问题之意义者,必深觉其于史学及人类知识之前途有其重之关系。盖此等问题一解决,新方法见诸实行,则将来世界之历史记录,将来人类经验之库藏,必大改观。人类关于自身之知识,或因此而得无限之新资料与新观点,亦未可知也。”但是“自有历史迄今”,对于第一问题,“虽近世学者间有感及,然从未有加以详尽而统系的分析。至于第二、第三问题,则绝无提出者。”因此,张荫麟颇有自觉地在理论上为后人“发凡起例”的意思。

    历史资料是历史研究最基本的凭借中介,但完整、纯粹的史料只存在于观念领域,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史家依据的是不全面的、零碎的资料,希望得到的确实完整的、真实的历史全貌。这是存在于史家与史料、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固有矛盾,是历史学的固有特点之一。可以说,历史学家都会感受到这一矛盾,但诚如张氏所说,对其在理论上“加以详尽及统系的分析”者,却从未见及。因此,张荫麟的“发凡起例”,带有理论上的自觉意义,触及到历史认识论的本质所在。

    在具体论述中,张荫麟明显带有新康德主义的色彩。他首先把科学区分为两类:直接的科学(自然科学)与间接的科学(历史学包含其中)。两类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不同,所以历史学的对象也就与自然科学不同,因而其学科特点、认识路数也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即“历史所由构成之印象,其质的方面及量的方面,胥受种种限制,不能如理想所期。”因此,历史认识的局限是“与生俱来”的。那么,作为历史认识桥梁的史料有哪些限制呢?

    张荫麟认为史料的固有局限有15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限制,一类是相对限制。“所谓绝对之限制者,非谓限制之本身皆为绝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