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
1905:终结的一年
“双百”方针1957年被中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
建国初期的政府与私营工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
试论19世纪中期清朝军队
1962:中国对外政策“左
1949年以来中国乡村政权
试论1949—1951年中国的
最新热门    
 
1992年以来“红卫兵”研究述评

时间:2009-7-24 13:58:13  来源:不详
sp;   在分析上述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红卫兵”从政治倾向上可以分为“老红卫兵”、“保守派红卫兵”、“造反派红卫兵”、“激进派红卫兵”(“极左派红卫兵”)。在此有必要解释,“老红卫兵”的活动时间是从1966年5月其诞生之日到1966年底,此后未再发挥作用;而“保守派红卫兵”和“造反派红卫兵”则兴起于8月18日毛泽东接见百万“红卫兵”之后,并一直持续到1968年夏工人和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之时;“造反派红卫兵”彼此之间又相互标榜自己是“左派”,把对方叫做“保守派”,其中也出现了激进的“造反派红卫兵”;而“极左派红卫兵”(“激进派红卫兵”,不同于激进的“造反派红卫兵”)则出现于1967年至1968年间。

    关于“老红卫兵”、“保守派红卫兵”、“极左派红卫兵”之间的异同,我基本同意印红标的观点[16],在此只稍作补充。不少学者把“极左派红卫兵”和激进的“造反派红卫兵”混为一谈,例如徐友渔就把杨曦光的“中国向何处去”理解成是“激进造反派”的杰作,实际上杨属于“极左派红卫兵”。激进的“造反派红卫兵”和“极左派红卫兵”两者的相同之处是,斗争的锋芒都对准党内的“当权派”,这也是他们与“老红卫兵”和“保守派红卫兵”不同之处。其差异主要是,激进的“造反派红卫兵”虽然要彻底打倒“当权派”,但在意识形态上仍然追随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观点;而“极左派红卫兵”则在思想观念上极端左倾,侧重于对整个社会制度的批判,是“形左实右”,实质上是否定整个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也因此遭到政府的镇压。“极左派红卫兵”虽然也是“造”社会的“反”,可是与“红卫兵”早期的“造反”在性质上是很不相同的。“红卫兵”早期“造”的是“走资派”的反,初衷是维护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下的政治制度;而“极左派红卫兵”“造”的是现存政治制度的“反”,所以周恩来曾严厉批判其代表作“中国向何处去”的主要观点,把它比作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说它“反动到了极点”。

    “文革”前“阶级路线”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什么事都要用“阶级路线”来衡量。政府根据政治意义上的“出身”把人们划分为三类:好出身包括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革命烈士(“文革”中简称“红五类”);中等出身为职员、自由职业者(如教师、医生、工程技术人员)、中农;坏出身为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文革”中简称“黑五类”)。年轻人的前途基本上与他们的出身相对应,在诸如入团、入党、提干、参军、升学、就业等人生的重大关口,首先要通过“政治审查”,而“政审”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察看家庭“出身”,按照“出身”决定是否批准。

    首先创立“红卫兵”组织的是出身属“红五类”、特别是出身于干部家庭的“老红卫兵”。他们当中流行的说法是:“老子英雄儿好汉,革命精神代代传,我们不但自来红,而且要现在红,将来红,永远红,红到底,闹他个全球红,都红遍”。1966年5月到9月是“老红卫兵”耀武扬威的时期,那时“血统论”在社会上广泛公开地流行。这些“老红卫兵”对党内高层的分歧和复杂局势不甚了解,成立“红卫兵”之初提出的口号是“保卫红色政权”。他们以为,毛泽东对“红卫兵”的支持就意味着对干部子女及其干部父母的支持;这些干部子女没有意识到,毛泽东发动“文革”的真正目的是要打倒大部分中高级干部。随着“文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老红卫兵”的父母被打倒,于是这些“老红卫兵”对毛泽东的忠诚度不断下降,而对“文革”的反感抵触却越来越大。晚于“老红卫兵”出现的“保守派红卫兵”基本上也以“红五类”出身为主,他们之所以被视为“保守”,“原因是他们维护‘文化大革命’最初一两个月的基层和地方领导。在党委或者工作组领导运动的时候,他们是受信任器重的左派,不曾组织红卫兵……后来只是因为毛泽东支持了红卫兵,他们才组织了以自己为核心的红卫兵,这既是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也是为了保住学生领袖的地位[17]。”据研究者对某省一所重点中学1966年8月份发起成立的一个“保守派红卫兵”组织的调查,其总指挥均为当地党政军首脑(省军级干部)的子女,“支队”一级“中层负责人”多为当地党政军机关的部门负责人(厅局级、师级干部)之子女,而父母为县、团级以及此级别以下的干部之子女就只能成为该“红卫兵”组织的一般成员[18]。

    1966年10月16日“中央文革”组长陈伯达发表了批判“血统论”的讲话,强调既要重视人们的阶级成分、阶级出身,也要反对“唯成分论”。以这个讲话为转折点,“中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