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经济专
给将入高校的学生之最后
最后的辉煌——清末名臣
孙存元:笑声背后的思考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2
北京黄冈高考最后冲刺预
何成刚等:新版高中历史
杨祖贤:岳麓必修二第一
赵文龙:关于二战后的国
佚名:新课程改革热闹之
最新热门    
 
最后的盛世,最值得探讨的问题

时间:2009-7-6 16:25:26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能启发学生思考本课的课题“最后的盛世”,起到化解学生心中的疑团并点题深化的作用,这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么,这是不是我们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呢?

 

  个人认为,在这里就让学生展开中西对比是不合适的。因为本课面临挑战的中国共有三课时,“最后的盛世”是第一课时,在这节课中,教学目标是要学生能从当时人口、工商业、手工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等方面分析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理解盛世的表现。而至于为什么称为最后的盛世应该在第二第三课时之后分析。因为后面讲到的专制帝国会分析封建皇权的进一步加强,包括厂卫、科举考试、文字狱等;来自海上的挑战会讲到统治者盲目自大、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等,而这些才是帝国盛世消亡的重要原因。如果讲到这些内部原因后,再和同时代的西方进行比较,说明其外部原因,学生会更容易理解为什么称为最后的盛世,也会弄清楚盛世由盛转衰的真正原因。

 

  由此可见,虽然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盛世转衰的原因,但其实并不是非得在这节课中达成此项目标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言的:课标要求不等于是课堂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是在相关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实现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但也必须从教材出发,在学生还没有一定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进行中外比较,显然是教学时机没有把握好。

 

  从中我们不难得出:本节课老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分析“盛世”的表现,理解为什么要把当时社会称为“盛世”。在结束本课教学时,可以设置悬念:从上述表现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社会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可是我们的课题为什么要称之为“最后的盛世”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以上只代表个人的一点看法。这里,我想说明的是:我们的课堂不能为了生成而预设,生成要建立在老师足够的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