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墓地太贵有人感叹“死不…
“控”“伤不起”当选中…
网络体:“伤不起”的时…
8日2时35分立冬 起…
杜永道:“迭起”不宜写…
“艺才群起”创作体活动…
经典文本的意义追寻与终…
文明形态、外部环境与“…
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缘起…
最新热门    
 
“缘起”何需再“揭秘”——1954年红学运动再评述

时间:2012-9-22 0:09:38  来源:不详
 

    毛泽东为什么会如此重视李希凡、蓝翎的观点呢?回头一看,不难明白。与前两次对《清宫秘史》、《武训传》的文学批评不同,前面两次的批判是“自上而下[注: 自上而下 拼音: 解释: 从上到下。 相关词语 自郐而下自上而下一鼓而下形而下学形而下顺流而下从天而下等而下之而下-zishangerxia]”的,即文艺界一片叫好声,只是毛泽东看出了问题才布置下去要批判的!而《红楼梦》批判则是“自下而上”,由“两个小人物”将事情做起来了,毛泽东不仅是遇到了知音的问题,而是感到了群众革命的力量。

 

    毛泽东对行动起来的群众,非常重视,也视为是最可贵的。因此,毛泽东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支持“小人物”的观点,而与拒绝他们的《文艺报》分庭抗礼!

 

    李希凡等批评俞平伯的主要观点,包括(一)以现实主义“倾向性”的理论批判了俞平伯的自然主义的“怨而不怒”的艺术风格论;(二)以阶级斗争的叛逆主题说否定了俞平伯关于《红楼梦》主要观念是“色空观”的定位;(三)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毛泽东的艺术标准与政治标准相统一的原则,代替对《红楼梦》以“自叙传”为主的考证学研究。

 

    这意味着一场学术变革。不再以自叙传为中心,不再以文献考证、版本校勘为双翼,而是以《红楼梦》的思想性、艺术性为中心,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反封建的政治倾向为支点,重新定位《红楼梦》伟大的文学价值。

 

    作为事主的俞平伯受到了冲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