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社会问题杂思
不能不正视的社会鸿沟
社会财富的占有比例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以“社会主义”来打靶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暴民文化”来妖化
仇富的社会是病态的
再论述“旧文化不能救中…
最新热门    
 
文化社会学视阈中的孔德

时间:2009-8-8 16:39:56  来源:不详
终之处都必然关涉人类的终极关怀、终极命运,即生命能否永恒,实现对非存在威胁的最终超越的问题。历史上任何一种有生命力有竞争力的文化建构,无一不是涵容着深厚的终极关怀并在解决方案上独具境界。因此,孔德的社会救治思路既然是一种颠覆神学与形而上学文化体系的文化建构思路,就不能不受文化终极关怀的牵引,就不能不思考并解决终极关怀的问题。所以他说:“研究宇宙不应以研究其自身为目的,而应该是为了人宁或人道……如果纯粹为了客观真理而研究,那么我们的科学定理并不能令人满意。”
  在倡导科学实证精神的前提下,孔德自然不可能再把个人生命的超越固执于虚幻的个体生命永存,所以他走出了神学的天国和旧哲学的形上世界两种生命超越之境,而把终极关怀的解决落实在人类群体的绵延上。借此他把解决社会秩序问题与解决终极关怀问题统一起来,指出“社会的观念之所以在人们的认识中似乎还是个抽象之物,这主要是由于旧哲学体系左右之故;因为实在说来,那种性质乃属个体观念”,同时一再强调单纯的个人并不存在,存在的是人类,个体存在于人类之中,藉人类而生存。他深信在“社会广泛扩张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将重新获得对于永生倾向的正常满足,这种倾向最初只能靠幻想而达到,而今后这样的幻想和我们的精神进化并不相容。个体只能通过群体延续下去,因而会趋向于尽可能与群体融为—体”。这样一来,不仅社会秩序有了保障,个人也将同人类托足的星球并存,使终极关怀有了安顿。因此,对于个人而言,永生的希望就寄托在人类的永生中,“人类是真正伟大的存在”,人类自然就成了新的终极关怀的对象,成了情感的寄托。这就需要每个人都发扬爱的精神,培养爱的情感,“人类的存在完全取决于将人类的各个部分联结在一起的相互之间的爱。”而在行动上,则是要尽力为人类作出贡献,通过文化业绩的留传而在后人心目中虽死犹生。因而孔德也说,“崇敬真正卓越的人是崇敬人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正是因为受文化建构所必具的终极关怀的牵引,孔德的社会救治方案最终合乎逻辑地突出了情感和道德的地位,并走向人道教。
  
  四、对孔德思想的评价
  
  孔德不是一个能够用单纯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所能标签与评价其思想价值的大思想家,怀抱深厚的人类情怀,他对哲学和社会问题的思考通达了大文化的境界。这种大文化境界的宽广,使他在对新文化内容的推动中,早早感悟到应该是智慧与情感并重,科学与人文两翼齐飞。而这种大文化境界的深邃,则使他在对社会秩序与进步的追求中,得以体察人心人性的根本需要,把问题的解决落实在终极关怀的境域。这虽然使得眼光局限于实证哲学或实证社会学的人一时不能领会其思想的丰厚性,但其思想所具备的巨大理论张力和实际意义却正因此而彰显。如此深切宽厚的人类情怀,叫人怎不感动于他忧思人类命运的拳拳之心!当然,即使是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审察,孔德的文化社会学眼光也不是没有偏差。在对人性的理解上,他虽然反对抽象人性,以文化性充实人性,但却因太过信赖实证精神统一主客体文化的力量而又反失之于对文化和人性的另一种抽象理解,因而与中国先秦孔孟儒家社会文化建构所犯的错误一样,对人性做了过于乐观的期待,这直接导致了他的社会政治改造方案缺乏现实的操作性。因此,孔德在看到情感道德在社会秩序与社会进步中的地位的同时却又走得太远,发起和传播人道教,这虽不能简单斥之为荒谬,甚而还可以理解其良苦用心,如冒蒙·阿隆所说:“就我而言,我认为孔德所主张的宗教虽然大家知道并没有多大的世俗成就,但不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荒谬。”然而借用梁漱溟先生分析和评价孔子社会文化建构方案在历史上的落寞与在近代败退的原因时的话说却是:“不合时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导向
沈亚生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并且指出了建设这个体系的指导思想和这个体系的一些重要内容。我们认为,第一,把握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作为这个体系前提基础的根本价值导向是什么;第二,人格平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体系的根本价值导向和理论旗帜,是理一分殊,月映万川的普照之光。当然,我们还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解读人格平等的问题。
  [关键词]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根本价值导向;人格平等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7)04-0110-05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根本价值导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并且明确了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这个体系的指导思想,指出了这个体系应该包括爱国主义、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等重要内容。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阐明的是,这个核心价值体系多层次丰富内容的深处贯穿着什么样的根本价值导向,我们应该鲜明地举起什么样的理论旗帜和口号,并使其成为深入人心、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时期内鼓舞人心、激发活力、经久不衰而又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识形态力量。
  任何一个历史时代,一个国家和民族总是有其特定的核心价值体系,而且这个核心价值体系虽然有无穷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但它们都像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样,立足于一个最根本的价值导向之上。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儒家礼教所鼓吹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还有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什么经学、心学、理学、显学等五花八门的纷繁说教都是这个体系的不同表达形式。而透过所有这些外在层面的东西挖掘其中所贯穿的最根本价值导向,我们就会发现,把君主本位观念和等级压迫看作是天经地义,这才是封建文化各种理论形式最终想要说出的话语。
  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几个纲领性文件: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内战后的解放宣言,确立了历经几百年至今不能被人所动摇的西方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体系被表白为自由、平等、博爱、公平、正义等迷人的话语,这个体系的品牌口号或理论旗帜被说成是人格自由或个人自由。20世纪的人道主义、人权运动,后现代理论等推波助澜,但是色彩万千的西方思潮万变不离其宗。与这种价值导向对应的资本主义社会历史状况也就是:在马克思时代,少数人异化为神仙皇帝,大多数人异化为奴隶和动物。今天这样的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这种阶级分化和对立的结构性根源依然如故。马克思主义学说把资本主义理论文化中所掩盖的最根本价值导向真正揭露出来,那就是追求货币、剩余价值,剥削与欺诈就是公正与合理。
  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已初步建成小康,并进入以和谐社会建设为中心任务的历史阶段,我们确立了以八荣八耻、爱国主义为表征的人生道德,确定了稳定和谐、民主法制、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确立了解决当前一系列经济、文化、政治领域中矛盾问题的方针政策。在各个领域我们都形成了反映这个特定时代要求的价值信念。而且各个领域所有不同形式的价值观表达显然都贯穿着某种根本的价值导向。把握这个最根本的价值导向,是我们思考和解答各种具体价值观问题的理论前提。我们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学习中,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文献的学习中,从我国学者前沿争论的动向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理论指向:人格平等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观体系所有形式和内容中最为根本的价值导向。追求和谐只是外在形式,向往平等才是内在本质。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指出我们当前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关系紧张,生态保护问题,还有社会公共事业的“短腿”问题等等。我们还应该看到,损害社会和谐的问题广泛存在,有些是局部和偶然性的,而有些则是深层结构性的。但是所有这些问题后面的根本价值观支撑就是对人格不平等、社会不平等的认可和麻木。《决定》中提出我们近期最为迫切的工作任务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五个方面的统筹兼顾的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在城镇实现较充分的就业,建立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财富分配和收入差距,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人际关系等等。不难看出,所有这些工作任务和方针政策都围绕着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出发点,那就是推进和落实人格平等的全面实现。
  《决定》把在各项制度建设中保障公平正义作为指导性原则,而公平正义的精髓就是每个公民发挥其能力所及,得到其理应所得。这就需要我们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在各个社会生活领域中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这里的实质是要求社会各个生活领域中的人格平等。《决定》把政治民主法制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民主问题所设定的价值观前提就是人格权利,也包括政治权力的平等操作。当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公民都能平等地表达,平等地参与和平等地投票决策的时候,民主的其他要素也就自然地实现了。这其实就是要求在政治生活领域中落实人格平等。人格平等的追求是理一分殊,月映万川的普照之光,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一切工作当中。
  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理论贡献,一是他的唯物史观学说,二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学说的基本思想表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当中,其中阐述了社会基本结构和其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源泉动力思想,阐述了社会基本结构矛盾导致阶级分裂、这些分裂和矛盾只有在阶级斗争中才能获得解决的思想,阐述了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规律。这一学说不但是研究社会历史客观规律与真理的表达,而且表达了被剥削被压迫劳动人民要求翻身解放,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平等自由地生存和发展的情感愿望。《资本论》的成就在于它不但总结升华了作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高成果的劳动价值论,而且开创了剩余价值理论,揭开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靠剥削欺诈而发财这个历史性的秘密,宣告了这个制度走向灭亡的命运。这个理论在客观叙述社会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中,在批判性分析中,贯穿了要求人类所有成员平等占有和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价值观理想。
  马克思在《1843-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后来《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理论,在《资本论》研究中提出的社会发展与人格发展相对应的人类历史三阶段理论,无不从本质上贯穿着解放人类最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人类平等大同的价值观导向。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不常看到平等和谐这样的概念,但是这并不妨碍马克思学说最终所关怀的就是人类社会如何实现平等和谐的问题。
  当前我国学者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极有深义的见解。有人主张“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问题,有人说坚持科学发展观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这些说法虽然看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这三个理论问题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但却没有看到这些问题都必须服从于一个更为根本的价值观导向,没有看到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特定历史、特定矛盾问题的内在关联。
  有人认为,根据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的论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境界的社会理想,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核心。可是,第一,共产党宣言中这句话的前半句是说那种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情况只能发生在取代了以阶级和阶级冲突为内容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无阶级社会联合体中。而且第二,《宣言》的第二章的前边和整个第一章都在讲消灭阶级和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的问题,只有在那种平等的前提下才可以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此之前,要求和实现平等才是最重要的。第三,我们当前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级阶段,而且这个初级阶段中的不平等状况、社会矛盾和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