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从石达开回师广西看他的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是否应
从天京事变前后看石达开
《石达开致骆秉章书》考
石达开并非蓄意远征不返
石达开远征军为何放弃宗
石达开 受骗中计 质疑
驳石达开 拥众自雄 和“
对石达开是否投降的看法
关于评价石达开的几点意
最新热门    
 
石达开在大渡河被俘投降平议

时间:2007-3-9 17:29:50  来源:不详
石达开沮丧悔恨,悲观绝望的思想情绪,不能自抑,溢于言表。早在1857年,他便产生“惟期成功后,余志复归林”的念头(《石达开告示》《太平天国资料》第6页。)。1861年初,“翼王一返故乡,便有归林之说。”(吉庆元、朱衣点等上天王奏禀《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172页。)由于“因到处悬赏严拿,无地藏身”,石达开“想要隐居山林”的愿望无法实现,才起兵入川(新本《石达开自述》《中华文史论丛》一九七九年第四期。)。可见他在信中直言不讳地承认:“每思遁迹山林”,有“韬光泉石,卸余仔肩”的“素志”是真实可信的。其意志消沉,匪伊朝夕。由于功竟难成,愿终莫遂,事不如心,石达开自怨自艾,悔恨交加;觉得自己十多年来备尝艰辛,疲于奔命,结果徒劳无益,一切皆空。他对前途深感绝望,自叹“命薄时乖”,“天弗从愿”;认为自己的败亡是“天命如此”,从而怨天尤人,徒呼奈何。在石达开看来,“气数已尽”,无力回天,再继续坚持斗争纯粹是“劳终无益”,毫无意义的事情了。于是,他宁愿作出个人牺牲,不惜一死去“报国”、“全军”。事实非常明显,石达开的斗志并不象某些人说的那样坚如山岳,毫不动摇。他对当时的斗争形势作出了悲观绝望的判断,为失败主义情绪支配,心灰意冷,厌恶斗争。这是石达开给骆秉章写信提出部众投降条件的思想根源。 

第三段:“达闻阁下仁德普天,信义遍地,□此修书,特以奉闻。阁下如能依书附奏清主,宏施大度,胞与为怀,格外原情,宥我将士,赦免杀戳,禁止欺凌,按官授职,量才擢用,愿为民者,散之为民,愿为军者,聚之成军,推恩以待,布德而绥。则达愿一人而自刎,全三军以投安。然达舍身果得安全吾军,捐躯犹稍可仰对我主,虽斧钺之交加,死亦无伤;任身首之分裂,义亦无辱。” 

石达开对骆秉章是有所乞求的。他所提出的要求,即部众投诚的条件,可以概括为二点:一是请骆奏准清主,对其将士宽大为怀,格外原情,“赦免杀戳,禁止欺凌”。二是希望骆能安置收编其部众,或遣散,让他们回家去当顺民;或收编,“按官授职,量才擢用。”石达开反复表示:如果清朝政府能推恩布德,安抚其部众,则自己舍身捐躯,死而无憾;即使是斧钺交加,身首分裂也心甘情愿。历史的悲剧在于,石达开不仅对清朝统治者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幻想嗜血成性的*魔王会发善心、行仁政;而且把为部众乞降求生的错误行径,视为“捐躯”报主,“舍身”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