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叶剑英孙女叶明子:爷爷
陈毅第一任妻子:误信丈
青楼天子:亡国君王的荒
亚运会鼻祖王正廷:两度
揭秘:中国古代唯一女状
钓鱼台国宾馆里的女子:
胡耀邦之子:“真理标准
墨子:中国帮派的祖师爷
彭雪枫对毛泽东拍桌子:
家谱证实:孔令辉为孔子
最新热门    
 
孔子:两个、三个还是多个?

时间:2009-4-6 21:17:06  来源:不详
,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文子固止。会季康子逐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而且也知道,“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8]——知道这时(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归鲁”、“乃归”的孔子,差不多已是近七十岁的老人了;而且这个年龄段,用他自己的话说,才正是所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于是乎,太史公司马迁于此才写道:“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不管怎么说,其长达十几年的流亡生活到此总算彻底结束了;而且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可能会由衷地感到时光的无情、人生的短暂以及来日的无多,才可能会面对历史的长河动情地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9]之叹,才可能会潜下心来“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10],同时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够从中发现一部《周易》的“广大”、“精微”、“高明”与“中庸”,从而也才能够对它爱不释手甚至“韦编三绝”[11],并且会不无感慨地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12],“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13]。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4]。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只有“行有余力”,才可以并且可能“则以学文”;反之,若像他当年流亡在外时那样“累累若丧家之狗”,“忙忙如漏网之鱼”,又哪里还会有什么心思再去“学文”呢?尽管在司马迁的笔下,“去曹适宋”的孔子似乎依然“与弟子习礼大树下”,但这时候,“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于是“孔子去”——尽管嘴上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而当此之时,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正是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过宋,桓魋恶之”。此时的孔子已是六十岁的人了,但却依然“习礼大树下”、依然没那么“耳顺”并且依然还要为生存而奔忙逃避着,根本谈不上什么“中庸”、“中行”的问题。虽然前此“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醳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而这又恐怕与《左传》中载“阳虎又盟公及三桓于周社,盟国人于亳社,诅于五父之衢”[15]所说的乃是一件事。但当此之时,已是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而此时的孔子也已是四十七的人了,但也依然在“退而修诗书礼乐”。甚至于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是时孔子年五十”,“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