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生活中的海瑞是一个怎么
郭沂:儒学研究所面临的
李慧子·〖儒家思想如何
张 进 ·〖儒学与中华民
许嘉璐在尼山讲堂第一讲
陈明·〖“原道”与大陆
生活中的海瑞是一个怎么
龚鹏程 ·〖儒学复兴年
李翔海 ·〖现代新儒学
成中英·〖儒学的当代使
最新热门    
 
生活儒学与当代哲学

时间:2011-08-10 08:04:11  来源:不详
膊肘往内拐”,每个人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这不是正义原则。正义原则所要求的是“推己及人”,就是对“差等之爱”的超越。所以,我不太同意过分地把儒家的仁爱情感局限在亲情伦理上面。这会导致很多问题。这是我的一个想法。

问:黄教授,仁学是不是从儒学发展而来的?中国从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到现在已经导致物欲横流、道德沦丧,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去建构新的仁学、以及从哪些方面来建构?谢谢!

答:先说仁学。实际上,我们今天在看孔子思想的时候,通常愿意用“仁学”给它一个概括,是吧?但是,我在一篇文章里面说过,这得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去强调它。如果你强调孔子思想当中的核心的、原初的、奠基的观念,那么,把孔子思想叫做“仁学”,这是对的。但我们也可以说,从孔子、或者儒家最后的关注点乃是制度建构问题、或者说“礼”的问题的角度来看,那么你叫它“礼学”也是可以的。我现在谈正义论,就“仁—义—礼”的架构来看,我现在用“义”这样一个环节来贯穿“仁学”和“礼学”,那么我说我谈的是“义学”也未尝不可,对吧?

这当然是可以讨论的。我们知道,谭嗣同[注: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为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其代表作《仁学》,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专门写了《仁学》。他那个“仁学”的眼光是比较开放的。虽然他哲学素养还不够,那是时代使然,但他的视野确实是非常开放的,这是非常不错的:他讲一种融通,那是一种求“和”的态度,他讲到内外通、上下通、男女通、中外通等等,就是大家要和谐、沟通、共存——以爱的方式来共存。这些都是很好的。

至于“物欲横流、道德沦丧”,实际上,就我们中国目前的状况来讲,那得看你怎么讲。我经常会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在网上,看到这一类的情绪性的表达。情绪很多,但是有两种最基本的情绪。一种就是我们觉得当下的生活简直一无是处、一团漆黑,诸如“当官的没一个好人”、“男人没一个好人”等等之类的说法,呵呵!这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和宣泄。但是,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场合,看到另外一种情绪的强烈表达。我举一个最典型的、我切身感受的例子,就是我们四川的“5·12”大地震。那段时间,我们经常浸透在一种爱的情绪当中,这种情绪就不再是一团漆黑了,而是另外一种情绪。但是你会发现,这两种不同情绪的主体都是一样的人——都还是这些人。

我的意思是说:对当下的一些情况,我们恐怕不能很片面地去看。当然,我承认,我们正处在第二次社会大转型当中,也就是新的一轮“礼坏乐崩”、“名实淆乱”,这个过程当中会有许多“失范”的地方,就是旧有规范的坍塌、失去权威性、合法性等等,这会带来很多问题。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到很多积极的东西。我这个人是比较乐观的,愿意更多地看到积极的一面。这是我的一点“自私”,我觉得:假如一个人一天到晚只看阴暗面,看多了,他自己的生活就会很不舒服;如果我们多看看积极一面,自己也会昂扬一些。所以我会更多地去注意一些积极的迹象,而且我也比较喜欢谈这些方面。你看我们的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走过了西方近代化、现代化三百年的历程,它是一个“压缩”。“压缩”当然会带来很多紧张,但同时它也有它的成就,你也得看到。而且,你会发现——这也是我正义论研究中的课题:这三十年实际上就是不断地“损益”的过程,也就是孔子讲的“礼有损益”[28]——制度规范不断地改变,但总的来说是往好的方向走,是吧?这个过程还没有完成,还在不断地产生新的东西——制度规范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