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当下社会 重读老子的意
老子哲学源流(上)
老子哲学源流(中)
老子讲故事
重读老子的当下意义:处
老子与易经
老子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
老子的为人类服务理论
老子的阴柔理论
老子的顺其自然理论
最新热门    
 
老子哲学源流(下)

时间:2010-8-10 11:43:12  来源:不详
sp;   (2)“是故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礼记·礼运》)   (3)“《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上》)   (4)“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荀子·礼论》,王先谦集解:“大,读为太。”)     (5)“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万物所出,造以于太一,化于阴阳。”(《吕氏春秋·大乐》)    (6)“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有知不见之不见、不闻之不闻、无状之状者,则幾于知之矣。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吕氏春秋·大乐》)   前引例(1)(2)(3)(4)是儒家所称之“太一”(或曰“太极”)。《孔子家语·礼运》王肃注:“太一者,元气也。”《礼记·礼运》陈澔注:“极大曰太,未分曰一。”《周易·系辞上》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荀子·礼论》王先谦集解:“太一谓太古时也。”儒家所称之“太一”(或曰“太极”)乃天地未分的太古之时的混沌之气。例(5)(6)是杂家所称之“太一”。“太一出两仪”,高诱注:“两仪,天地也。出,生也。”“万物所出,造以于太一”,高诱注:“造,始也。太一,道也。阴阳,化成万物者也。”杂家所称之“太一”,乃宇宙万物的本体,是“道”的别名。  儒家重视礼乐,主张为“民之父母”,“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1]“达于礼乐之原”,“以归太一”,贵在复归,因此,“礼必本于太一”。“太一”既是“礼”的本原,也是“礼”之依归。儒家所谓“太古之时的混沌之气”的“太一”与杂家之所谓“万物所出,造以于太一(高诱注:“太一,道也”),化于阴阳”的“太一”,都源于道家。   道家的“太一”见于先秦典籍的有《庄子·天下》。该篇曰“以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