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唐五代占卜略论
《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
唐末五代的河东盐池与政
试论晚唐五代的客将、客
略論表狀箋啓書儀文集與
敦煌占婚嫁文书与唐五代
2000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
2003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
论隋唐五代买卖活动及其
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
最新热门    
 
唐五代时期茶叶产区分布考述

时间:2009-7-24 13:44:21  来源:不详
6;茶》亦 载:“《茶谱》:洪州鹤岭茶极妙。”
  在南唐统治时期也增加了一些新的产茶区,主要有池州、筠州、抚州、扬州、和州等5州, 现分别考述如下:
  池州,在唐代是否产茶不见于记载,而《太平寰宇记》卷105《江南西道三•池州》却记载 说其土产有茶叶。说明在南唐时这里就已经产茶了。
  筠州,其产茶情况在唐代亦不见于记载,《太平寰宇记》卷106《江南西道四•筠州》记其 土产有黎源茶。北宋时在这里实行榷茶法,包括筠州在内的江南15个州军每年课茶总额为1 027万斤。[23]卷183《食货志下五》其茶叶生产很可能是在南唐得到初步发 展,至北宋时遂达到鼎盛时期。
  抚州,在唐代亦不见有茶叶生产的记载,《太平寰宇记》卷110《江南西道八•抚州》条记 其土产为茶叶。筠、抚二州均在今江西境内,而江西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大发展时期却 是在南唐,因此这两州在唐代很可能尚未植茶,随着江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百姓开始种 植茶树,从而为这里的茶叶生产在北宋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扬州,无论是在唐代还是五代十国时期,扬州都是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但是当地是否 也产茶,却无明确的记载。《太平寰宇记》卷123《淮南道一•扬州》引《蜀岗图经》云: “今枕禅智寺,即隋之故宫,岗有茶园,其茶甘香,味如蒙顶。”蒙顶是唐代雅州所产的茶 叶名品。关于此事陶宗仪《说郛》卷84下引《苕溪渔隐丛话》记载更详,录之如下:“余以 陆羽《茶经》考之,不言扬州出茶,惟毛文锡《茶谱》云:‘扬州禅智寺,隋之故宫,寺傍 蜀冈,其茶甘香,味如蒙顶焉。’第不知入贡之因,起于何时?故不得而志之也。”可见早 在唐五代时期这里就已经有了茶园,大概规模有限,不为世人所重。

  和州,这里地处淮南,紧邻长江,地理条件与淮南产茶诸州完全相同,按理应该产茶,可是 有唐一代,却未见这里有茶叶生产的记载。乐史在其书中记载说和州土产为茶叶[10] 卷124《淮南道二•和州》,说明至少从南唐在这里已经开始种植茶树了。还有一条史料 可以进一 步证明这个论断,后周世宗在夺取淮南地区之初,即在显德五年(958)颁布了一道诏令, 免除了濠、泗、楚、海、扬、康、滁、和等州等百姓所欠赋税,并进一步解释说:“先是州 人于两税外,以茗茶及盐抑配户民,令输缣帛、稻米,以充其直,谓之转征。又,岁率羊彘 薪炭之类,人甚苦之。帝以克复之始,悉命除放,民情悦甚,允苏之望。”[注:见《 册府元龟》卷160《帝王部•革弊二》,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又,淮南无康州之置,此 处有讹误。]这一条史料说明上述诸州尽管有的州也有茶叶出产,但是毕竟产量有 限,且不产盐货,因此南唐政府才会借机实施强制性配给的政策,以搜刮民财,满足战争的 巨大消耗。假如当地茶盐甚多,百姓自给有余,这种政策也就无由出台了。
  综上所述,在南唐统治区内共计有20个产茶州府,其中5个为唐代所无。
  吴越:在唐代这一地区产茶之州有:湖州、杭州、睦州、苏州、越州、明州、婺州、台州, 共8个州,关于其在吴越的情况,现分别考述如下:
  湖州,这里在唐代是著名的茶乡,顾渚之紫笋在当时名扬全国。至五代十国时期这里仍然是 重要的茶产区,乐史记载说湖州土产:紫笋茶。可见直到宋初,顾渚之紫笋茶仍然被列入全 国名茶之列。所谓顾渚,山墟名,位于长兴县城西北30里。[10]卷94《江南东道六• 湖州》直到两宋时期,这里仍然是重要的茶叶产区。
  杭州,关于杭州的产茶情况,《茶谱》曰:茶生“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者,与舒 州同。”天目山在于潜县境内,“上有两池,若左右目,名天目也”。[10]卷93《江 南东道五•杭州》是浙西重要茶产区。此外,杭州境内的余杭、钱塘二县,也是重要的茶 产区,其 中钱塘茶主要产在天竺、灵隐二寺周围。
  睦州,在唐代睦州之茶主要产在桐庐县山谷之中。《太平寰宇记》卷95《江南东道七•睦州 》说:睦州土产有鸠坑团茶。这种茶叶早在唐代时就已是名扬全国的名品,说明直到宋初依 然如此,没有大的变化,只是茶产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苏州,在唐代这里的茶叶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比不上湖州与常州,在吴越统治时期,苏州 茶的品质发生了较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