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唐代皇权高层基础演变
从74位状元的家世看唐代
唐代马祖和洪州宗
唐代的戒指
《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
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
唐代的“传”与“递”
唐代外官考課的法律程序
最新热门    
 
唐代波斯國大酋長阿羅憾墓志考(上)*

时间:2009-7-24 13:48:17  来源:不详
Čīnīg)、迦布羅人(Kābulīg)、窣利人(Subdīg)、拂林人(Hrōmāyīg,吐火羅人?)、紅匈人 (Karmīr Hyōn)和白匈人(Spēd Hyōn)。 他們 將會成為我<烏爾馬玆德創造的>伊朗諸地的統治者;他們的命令和意志將盛行於世。威權將從那些繫皮腰帶 (dawāl kustīgān)的人、大食人 (Tāzīg)和拂林人 (Hrōmāyīg,拜占庭人)手中落到他們的掌握之中去。
 
這裏所談的地區,是伊朗極盛時代勢力範圍所達的地區。那些繫皮腰帶的人是指突厥汗國、特別是西突厥汗國的人,大食人即阿拉伯人,第二次寫到的拂林人指拜占庭人,這三種人經常是伊朗薩珊王朝的勁敵。此時都他們都無力干預,伊朗 東面和北面廣大地區的各國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hyōn,常譯作Hun,漢文史料中常作匈奴,許多學者把中古波斯文資料中的hyōn比定為Chionites,即漢文史料中的寄多羅。任何翻譯都要求歷史的和年代方面的解釋,我們此處仿照塞雷蒂的譯法,,只音譯為匈人。turk,當指阿斯那賀魯敗亡以後,散處各地的突厥人,唐朝在天山北路設立了崑陵、濛池二都護府。xadur,貝利起初釋讀為Hēfdār,認為即悒怛(Hephthalites)。但是這與下面寫到的白匈人重複。他後來認為即可薩(Xazar)。[41]杜環《經行記》曰,拂菻(拜占庭)北接可薩突厥。tōbīd,吐蕃,650-698年為吐蕃歷史上的噶氏專權時期,竭力向青藏高原以外尤其是唐朝西域擴展勢力。這裏出現吐蕃,可能反映了這種形勢。čiyōn *hindūg ud kōfyār,貝利等學者釋讀為 čiyōn andarag kōfyār,翻譯為 ”山居者”。塞雷蒂認 為,可以釋讀為 čiyōn *hindūg ud kōfyār, 這裏的hindūg,併非指印度人, 而是 中亞貴霜人的後裔, 居 住在阿姆河中上游。而kōfyār可能指今阿富汗北部山區。[42]Čīnīg,指中國人。 Kābulīg,指喀布爾人,據《新唐書》卷二二一下西域傳大勃律條,譯為迦布羅。 Subdīg,譯作Sogdians,據玄奘《大唐西域記》,譯為窣利。唐朝當時在窣利地區至少設置了修循、康居、大宛等三個都督府,貴霜、佉沙、安息、木鹿、南謐等五個州。[43]Hrōmāyīg,通常翻譯為拂菻,指拜占庭。但是,塞雷蒂已經提出疑問,為什麼在全是中亞各族的名單中,會突然出現拜占庭呢?[44]下面又說,拜占庭和突厥、大食的威權落到了上述這些民族的手中,顯然自相矛盾。這裏列舉的諸中亞民族相當齊全,但獨缺當時很重要的吐火羅人。出現在中亞各族名單中的Hrōmāyīg可能就是指吐火羅人,我們將在下文討論這個問題。 karmīr hyōn ud spēd hyōn, 紅 匈人和白匈人,可能指悒怛人。[45]悒怛於563年前後被薩珊波斯與突厥瓜分,殘餘的部落散居在今阿富汗境內。後來唐朝的大汗都督府,以嚈噠(即悒怛)部落置。中國人出現在這張中亞各民族的名單上,但是并不特別突出,很可能反映了顯慶年間(656-660)的中亞局勢。
對於鐵門以南、烏滸水(阿姆河)流域直到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當時唐朝可以倚重的政治力量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波斯薩珊王朝的殘存勢力,另一個是當時這個地區最強大的吐火羅。
            阿羅憾是波斯薩珊王朝殘存勢力的代表之一。細讀阿羅憾碑,我們會提出問題,阿羅憾以什麼功績著稱?以至於名聞西域,使唐高宗遣使把他請到長安,授以將軍之職?這樣的待遇顯然是非常罕見的,一般多是西域國家遣使中國,很少中國遣使邀請異國王族來華。我們提出的假設是:阿羅憾是薩珊王朝的王族,可能是庫薩和的孫子,出生年代(616-710)比伊嗣俟(611?-651)晚不了幾年,比卑路斯年長不少。在《贊德•瓦赫蘭•耶斯恩》中,千年之末會有一個名叫瓦赫蘭的英雄降生,幫助救世主烏希達爾。阿羅憾的名字在缽羅婆文中正是瓦赫蘭,遂眾望所歸,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又力主與唐朝結盟以推動復國運動。這正符合唐朝當時倚重波斯王族,號召烏滸水至印度河流域的民眾,建立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