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语丝》:现代散文文体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
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中国史学现代性演进的“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
最新热门    
 
后现代史学理论述评[i]

时间:2009-7-24 13:50:35  来源:不详
史家不能因为历史的真实仰不可及就停止对此目标的追求——“历史学家总是要检查造假和作伪,因而是满怀着求真的意念在操作,不管通向真相的道路可能是何等地复杂而又不完整”。[xci]而且,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性质就要求我们把努力寻求客观的阐释作为认识真理的正当理想。[xcii]“我们要指出的是,有关往昔事物的事实真理是可能存在的——即便不是绝对的,因此也是值得去奋斗追求的。”[xciii]从此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并未对历史构成多么大的威胁,仅仅是为把重新思考什么是客观性放置于首要地位而提供了材料。”[xciv]历史学的根本仍是不变的:“历史产品的形成依靠着在第一手材料中进行熟练而又艰苦的工作”,[xcv]“历史学家仍然要受到他的或她的资料的束缚。”[xcvi]而且,史家也不曾放弃这一信念:“历史学家必须遵循合理的方法来获得对过去的真知灼见。”[xcvii]
 
事实上,大力鼓吹后现代理论的这些学者多不是从事实际史学研究的史家,而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并深知其中甘苦的史家并没有多少完全接受了后现代主义并把其应用于自己的史学实践中: “实践的历史学家们很少是走得这么远的。”[xcviii]“显而易见,历史学科的大部分分枝都还具有坚固性,难以渗透,仍在很多方面采取不同的形式敌视后现代主义。我们很容易夸大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以及在文化史中的影响”。[xcix]相对来说,大多数职业史家还是抵制后现代史学理论的主张的,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研究实践的影响并不像看上去所认为的那样大,即使就后现代主义最为盛行的美国而言,“按照含糊的说法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时髦学说,在历史学家中间还没有形成像在文学和文化理论家或者社会人类学家中间那样广泛的潮流。”[c]“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关过去的知识。”[ci]“发生在过去的会影响到发生在现在的,也会影响到发生在将来的,所以关于过去—历史的知识对于社会是非常必要的。”[cii]“实际上,历史以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学者和一般读者之间如此流行”,而且,对历史感兴趣的“不断增多的读者和民众想要的当然不是后现代主义者的形而上废话。”[ciii]
 
尽管这样,“后现代主义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历史学自身的主流里,文化史的兴起反映了这些影响。就像一些对历史和后现代主义进行评价的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后现代远未在这场‘理论’或‘历史学的战争’中失利。从这样一些观点来讲,后现代主义已经赢得了胜利,至少正在逐步地赢得胜利”,“后现代主义有助于我们批判我们所称之为的本质论和决定论的思维方式”,[civ]“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就由于其警告人们要反对空想主义的与进步的观念而对当代历史学的讨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cv]“后现代主义的对历史概念的批判应该受到认真对待。”[cvi]“最能生动地阐明我们时代的许多关键性的新事物和新发展的,还得数后现代理论。”[cvii]“为了捍卫真理,历史需要后现代主义,我们也比以前更加需要后现代主义。”[cviii]如艾文斯所说:“像其它适应于历史的新方法,所以,后现代理论将看起来更可能适用于历史研究中的某些特定领域。对此可能性的认识的首先一步就在于把它的更多积极的思想运用于21世纪的历史研究和书写中。”[cix]后现代理论应用于下层研究、文化研究与性别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和诸如疾病史、生态史、疯癫史、同性恋史、阅读史、身体史等新研究领域的开拓可为明证,但无保留地接受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思考,就牺牲了“理性和理性要素”[cx]——“将会导致完全的相对主义,而相对主义的代价太高了”,[cxi]历史研究就会陷入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很难不走上曲学阿世、借古讽今、以史论作政论的歧途,失去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其实,不管是现代史学者或是后现代史学论者,“我们依然是早期和现代思想家的衣钵传人”,[cxii]连海登·怀特的“夫子自道”也承认:“我整个学识的形成,我自己的成长都是在现代主义之内发生的。”[cxiii]后现代主义“应该引导我们不要放弃或是拒斥启蒙运动的遗产,反而是应该对它做出批判的重新审查”。[cxiv]刚柔相济才能游刃有余,琴瑟协调方能奏出美妙华章,完全的“断裂”和决绝是不可能的,后现代也并没有颠覆掉所有我们珍视的信念、价值和实践。[cxv]“历史学的不同诠释法可能互相排斥,但不同的视角却不会互不相容”,毕竟,“历史学的民主实践最有助于理解我们的世界。”[cxvi]后现代研究取向也不一定是研究历史的唯一好方法,“作为治史的一种取向,‘后现代史学’完全可以也应该和包括‘现代史学’在内的其他各种取向并存而竞争。”[cxvii]这也是现代和后现代历史学可以并存而且可以互补长短、相得益彰的“合法性”和“必要性”所在。&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