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
生态环境影响:解读西北
历史时期中国绿洲的农业
《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
自然环境变迁与史前文明
秦汉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
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
自然环境·地缘政治·新
秦国富强卒并诸侯之地理
最新热门    
 
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

时间:2009-7-24 13:50:38  来源:不详
。地球的一切生物都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唯有人类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自然,已经是深深打上人类劳动的印记的、与洪荒时代大异其趣的“人化自然”了。这首先是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否定了这一点,就是否定了历史,否定了全部人类文明。
人类何以能够改造自然,其根据是什么?从主观方面看,一是人类有思想,能制造工具,具有自觉的能动性;二是人类能合群,组织为社会。从客观方面看,自然界是能动的,因而也是可以变化的,而不是僵死的,这就给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并不能随心所欲,它一方面受制于自然界所给定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受制于与这些基本条件相联系的自然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剧不能超越这个舞台,自觉也罢,被迫也罢,人类总得服从这些条件和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造”也包含了“适应”。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片面强调“适应”和片面强调“改造”都是不妥当的。人既改造自然,又适应自然,这种改造与适应的统一,可以用“应对”一词来概括。“改造”与“适应”两者关系处理的好坏,亦即“应对”的好坏,可以作为衡量人类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马克思主张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统一[1],所谓自然界的“人道主义”,也就是自然界的“人化”,指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的改造,使之适应于人。所谓人的“自然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人的“自然化”,指人类对自然的适应,通过改造自然达到与自然的协调。
以劳动为中介的经济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包括人的有目的的体力和智力的活动,而技术则是其结晶。在一定意义上,技术可视为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核心。而历史中形成的各种技术体系,正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应对自然环境的产物。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特点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一种意见强调人多地少促使人们通过集约经营以提高单产,另一种意见则强调封建地主制下人身相对自由而经济规模狭小的小农不能不走上多劳集约的道路。这两种意见都有其道理,但都不能解释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形成的初始原因。因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经济是在战国以后才逐步形成,黄河流域局部地区人多地少的格局,也顶多追溯到战国时代,而精耕细作技术不晚于春秋时代已见萌芽。日本学者称中国传统农业为“中耕农业”,以区别于西欧中世纪的“休闲农业”,实行中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标志之一。而中耕农业的产生显然与上古时代黄河流域中下游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来由浅海淤积而成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平原上古时代存在着众多的薮泽沮洳,当农业由山前高地向平原低地发展时,首先要解决耕地的内涝返碱问题。我国古代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办法是:在耕地里挖掘排水沟,挖出来的土堆成长条的高垄,形成“畎亩”农田。庄稼种在垄上,垄作是条播的基础,条播又为中耕创造了条件。垄作、条播、中耕三位一体,成为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最初的表现形式。这在西周春秋的文献中已有反映,而在《吕氏春秋·任地》等篇中获得系统的总结。《任地》开篇以“后稷”名义提出:“子能以窐为突乎?……”——您能把低洼地改造成高出的耕地吗?接着全篇围绕如何改造低洼盐碱地这个问题展开,详细论述了畎亩技术的各个方面。作为改造低洼盐碱地实践结晶的畎亩技术的创造,不能脱离当时基本的环境条件进行,同时又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改造求得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这就是我们说的“应对”。我国精耕细作技术在以后的发展中,范围不断扩展,内容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高,但本质上都是对自然环境的应对,是发扬自然环境中的有利条件、克服其不利条件而创造的一种精巧的农艺。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环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不同制约方式。在人类以外生物界的生存竞争中,凡是适应自然环境的就能生存下来,否则就被淘汰。这就是“适者生存”的法则。生物的适应是被动的,自然界的制约是决定性的。人类则不然,由于人类有自觉的能动性,可以自觉适应和能动改造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虽然提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而也规定或影响其发展的大致方向,但这种制约已经不是决定性的,而是可选择的。大致相同的自然条件可以产生有明显差异的不同技术体系(例如,同是山地的开发利用,可以种林果,可以种庄稼;可以建造梯田,也可以采取畬田的方式),就是这种可选择性的表现。不同开发方式和技术体系有精粗优劣之分,这既取决于人们经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在经济实践中人们智慧和创造力发挥的程度,也取决于经济和社会的其他条件。这种选择是双向的。人们可以在既定的自然环境下选择适应和改造自然的不同技术体系,而这些不同的技术体系也要经受自然环境用特殊方式进行的选择:凡是与自然环境协调的技术体系,能够保持比较长久的生命力,凡是与自然环境不协调的技术体系,会被淘汰,即使人为地延续下来,最终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而难以为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