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清初“三大疑案”的由来
清初中日长崎贸易
清初私家修史状况研究-
《明史》编修和清初的史
清初私家修史举例
明遗民与清初明史学
论清初明史馆馆臣的史学
清初摄政、辅政体制与皇
明末清初公理化方法未能
明末清初民主思想与近代
最新热门    
 
清初李士桢抚粤政略与广东社会经济复苏

时间:2009-7-24 13:51:11  来源:不详
,当兵燹扰攘之后,诸务急待剔厘。非得才望风力、谙练行间大有材具之臣,不能胜任。李士桢正是在此情况下,于康熙20年(1682年)12月23日奉旨“以原衔(按指江西巡抚)调补广东巡抚”(22)之重任。

二、 整顿吏治,以兴利除弊,安定商民 

李士桢,字毅可,世居东莱之都昌(今山东昌邑),生于万历47年4月23日(23)。本姓姜,其先人入辽东,当后金在征服辽东时被捕获成为包衣家人。“从龙辽左,寄旗籍,以李为姓。”(24)他于顺治4年(1647年)贡生廷对中选,授长芦运判(25)。顺治7年(1650年)转任河东运副(26)。顺治10年(1653年)升安庆知府。顺治14年(1657年)调任延安知府。同年10月,升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巡岭东道(27)。顺治16年(1659年),擢山西阳和道副使(28)。顺治17年(1660年)升山西布政司参政分巡冀宁道(29)。康熙元年(1662年),以荫授内阁中书,在都候选。康熙3年(1664年)补江西湖东道。康熙6年(1667年),升河南按察使。康熙12年(1673年)9月升福建布政使。次年李士桢取道浙江赴任闽藩,因耿精忠已经在福建叛乱,无任可到。适浙藩出缺,为浙江总督李之芳题留浙省补授。康熙20年(1681年)5月,升江西巡抚。8月2日至赣省入署受事,甫数月即于同年12月23日改任广东巡抚。

从上可见,他由府道而陟臬藩,近三十年溯豫、浙以至晋、的地方官,历练地方政事,具有丰富的经验。而且,他在地方官任内,受到地方士民和同僚的赞许。他在康熙3年(1664年)分守江西湖东道时,驱逐称王商的建昌奸民出境,“一郡如出汤火。”(30)康熙6年(1667年)在河南按察使任内,逐案亲鞫奏谳,全活者以万、千计,中州有“青天”之颂(31)。他在任浙江布政使时,正值清军平定闽省耿藩变乱,粮饷等军需皆取给于藩司,军檄如雨,刻期责办。他“应机立断,以惠感民,而输将者不敢后;以正率寮,而催科者不敢私”,为转运,充蓄积以佐军旅。大展其理财之能。上司与同僚对此好评如潮(32),享有善于理财,清正贤能的声名。康熙20 年(1681年)5 月14 日,明珠等大臣奏请擢授他以江西巡抚时,康熙说:“朕亦素闻其贤。”钦准授此官。同年12 月13 日,吏部题补广东巡抚员缺,开列副都御史余国柱等五名后选人,呈康熙钦定。康熙思之良久,令九卿会推。同月22 日,康熙否定九卿会推关于广东巡抚的人选。他说:“广东甚为紧要,江西巡抚李士桢任浙江布政使时,居官循良,办事亦优,著补调广东巡抚。”(33)

李士桢于康熙21 年(1822)孟夏,度岭抚粤。同年7 月,康熙赐他以“清慎勤”御书扁,以示对他的器重和期许。广东当时尚藩刚平定,“兵燹甫息,比闾凋残”,藩党余孽尚存,其垄利害民等种种弊端未除。于是年五月即入粤后的第二个月,李士桢发布<抚粤条约>(17)文告。计有:励官方、肃武备、端士习、清钱粮、慎刑狱、革火耗、禁私派、除私税、严保甲、弭盗贼、厘盐法、饬海防、省讼词、劝输将、汰冗役和省差扰等16条。这是他抚粤的施政纲领。其要旨是:察吏诘戎,兴利除弊,以安商民。

从下车伊始颁布的16条施政纲领中看,为首的两条是整顿吏治和军队。原掌握军权的平南王尚氏凌驾于督、抚之上,清除尚藩在军队的余孽,是一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李士桢的前任王来任、金俊,总督卢兴祖等,“品行贪污”(34),吏治败坏。从藩王到督、抚,乃至属下官员,皆通过其亲信经商以渔利。官商结合,垄利害民,是当时吏治败坏的主要表现。诚如时人屈大均所指出:

“今之官于东粤者,无分大小,率务民以自封。既得重赀,则使其亲串与民为
市,百十奸民从而己羽翼之,为之垄断而罔利。于是民之贾十三,而官之贾十七。”
(35)

屈大均不胜感受慨地说,这种贾官结合,“其祸不知所底,非有圣君贤相,端本澄源,以节俭为之创率,禁难得之货,明贪墨之刑,则东粤一隅,何有匹夫匹妇之性命也哉!”(36)更甚者,平藩尚之信私设“总行”、“总店”、“总埠”等名色,罗踞津口,滥征货税。纠集一批资产雄厚的商人,名为“藩商”,专管朝贡贸易和海上走私贸易。尚之信藩王府参将沈上达是其总头目。沈上达利用特权,大搞海上走私贸易。“一年之中,千舡往回,可得利银四、五十万两,获利甚大。”(37)广州市内形同军营。商人望而却步,西江舟楫一度断其往来,广州陷为死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