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
北宋亡国的缘由
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
北宋两刘牧再考
北宋西夏间贡赐交往中的
从《清明上河图》和《东
北宋时期前往高丽贸易的
中晚唐五代北宋地权的集
北宋经制西北民族对生态
最新热门    
 
北宋宦官问题辨析

时间:2009-7-24 13:51:18  来源:不详
        方今宦者数已多,而隶前省官又入内侍。绝人之世,仁政所不取。且独不可用三班使臣代其职事乎!
三班使臣系低级武官。宰相吴充当即表示:
        此诚盛德事,臣等敢不奉行![70]
宋哲宗在元祐二年(1087)二月,又把宦官限额压缩到100人。到宋徽宗宣和年间,宦官总数才完全失去控制,“动以千数”。[71]
二是设立宦官阶官。在马端临看来,唐代有个怪现象,那就是:
唐宦者所历散官与文官同,……贵珰之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正议大夫者多有之。
而北宋则为内臣设立了独特的阶官体系,以区别于文官、武将。马端临认为,其目的在于对宦官加以歧视。他说:
祖宗立法,不以内侍溷流,故自有阶官。
元丰年间改革品阶制度时,有大臣“请并内侍官名易之”,宋神宗反驳道:
祖宗为此名,有深意,岂可轻议![72]
很清楚,所谓“深意”,就在于歧视宦官。北宋内臣阶官从较低级的贴祗候内品到较高级的东头供奉官(后改称供奉官),凡11阶。现据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九月颁布的《改武选官名诏》[73]列表如下,表中的旧官是政和二年以前的名称,新官则是政和二年所改。
旧官
东头供奉官
西头供奉官
殿头
新官
供奉官
左侍禁
右侍禁

高品
高班
黄门
祗候殿头
左班殿直
右班殿直
仍旧
祗候侍禁

祗候高班
祗候高班内品
祗候内品
贴祗候内品
祗候殿直
祗候黄门内品
仍旧
仍旧
东头供奉官之上的高级内臣阶官从较低级的皇城使到最高级的延福宫使,凡6阶。现据《宋史》卷169《职官志九·叙迁之制》列表如下。
旧官
延福宫使
景福殿使
宣庆使
新官
正侍大夫
中侍大夫
中亮大夫

宣政使
昭宣使
皇城使
中卫大夫
拱卫大夫
武功大夫
对此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以上内臣阶官附近皇城使而外,是宋太宗以后为安排功绩卓著的宦官而陆续设置的。如宣政使是宋太宗在淳化五年(994)八月为奖赏宦官而陆续设置的。如宣政使是宋太宗在漓化五年(994)八月为奖赏王继恩而特置的,其用心则在于显示宦官有别于文臣、武将。此外,昭宣使特置于淳化四年二月,以奖赏王延德等;宣庆使特置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以奖赏李神福;景福殿使特置于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以奖赏刘承规。而延福宫使则是在明道元年(1032)特置的。[74]第二,以上内臣阶官“临时用例,取旨改转”,[75]普通宦官与此无缘。
三是压低宦官品级。唐代初期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内侍最高官为从四品上,这常常被人们作为唐太宗压抑宦官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加以称道。北宋初年,内中高品都知、押班为宦官最高官,不过是正六品;景德三年(1006)五月增设的入内内侍省都都知,号称内臣之极品,也不过是从五品,其品阶仍低于唐代初期的内侍。北宋都知、押班的月俸钱为25贯,只能同当时的县令相比较,河南洛阳县令为30贯,万户以上县令为20贯,宦官最高官虽高于后者,但低于前者。与文臣、武将相比,宦官升迁相当难。文臣、武将都有一定的升迁年限,可是宦官不能照此办理。史称:
    宋初以来,内侍未尝磨勘转官,唯有功乃迁。
宋仁宗在景祐年间,下诏对此略加放宽:
内臣入侍三十年,累有勤劳,经十年未尝迁者,奏听旨。
庆历以后,宦官“有劳至减十五年,而入仕才纔五七年有劳至高品已上者。”针对这一现象,宋仁宗在嘉祐六年(1061)又下诏加以限制:
内臣入侍并三十年磨勘,已磨勘者,其以劳得减年者毋得过五年。[76]
磨勘是指官员在升迁官阶时的考课。按照北宋初年的规定,宦官要升任押班以上的官职,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
内臣旧制须经边任五年,又带御器械五年,仍限五十岁已上及历任无赃私罪,方预选充押班等。[77]
带御器械是皇帝身边的近侍。至于宦官授官,宋真宗以前不过观察使,宋真宗以后不过节度观察留后即承宣使。到大观二年(1108)五月,童贯才成为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宦官节度使。南宋史家李心传说:
真庙以来,宦者官虽尊,止于遥郡承宣使而已。宣和间始除童贯、杨戬、梁师成、谭稹、李珏、梁方平等十许人。靖康初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