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谈两汉文化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的沙尘暴记录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
两汉时期新疆的经济开发
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
两汉北部边防若干问题之
两汉流民问题初探
论两汉赐爵制度的历史演
最新热门    
 
两汉边防战略思想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

时间:2009-7-24 13:53:19  来源:不详
、闽越的叛乱;镇抚西羌;对卫氏朝鲜政权开战等。经过艰苦的开边战争,将早已同中原王朝存在广泛联系的许多边疆地区,置于汉廷的管辖与治理之下,从而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和巩固。汉武帝开边的思想实践,来源于他的大一统理论。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种思想在司马相如的一段话中也可得到佐证。他说:“《诗》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以六合之内,八方之外,浸淫衍溢,怀生之物有不浸润于泽者,贤君耻之。今封疆之内,冠带之伦,咸获嘉祉,糜有阙遗矣。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域,舟车不通,人迹罕至,政教未加,流风犹微。内之则犯义侵礼于边境,外之则邪行横作……故北出师以讨强胡,南驰使以诮劲越,四面风德……遐迩一体,中外福,不迹康乎?夫拯民于沈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夷,继周氏之绝业,天子之急务也。”[8]不论武帝以何种思想指导开边,在边地设立郡县,开辟交通,发展经济,改革殊俗等,当是有积极意义的。
汉武帝主力伐胡、开拓边疆的战略,虽然俟后遭到一些人的非议,特别是盐铁会议上,成为贤良文学与桑弘羊争论的焦点,[9]但是自昭、宣二帝在位之时直到西汉后期,汉廷的这一战略思想基本未变,突出表现在对匈奴的边备上。例如: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 ,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元帝把单于的请求交付群臣讨论,“议者皆以为便”,但熟悉边事的郎中侯应力持异议,向元帝陈述了安不忘危的12 点理由。归纳其主要之点是: (1)自周秦以来,匈奴常犯边境,孝武时出师征战,攘之于漠北,在边境“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如罢备塞戍卒,示夷狄之大利。”(2)今匈奴被征服,“稽首来臣”,但匈奴的本性不会改变,汉廷应该“安不忘危”。( 3)中国有礼仪之教,“愚民犹尚犯禁;又何况单于能必其众不约哉!”今罢边塞守备,会使匈奴产生欺侮之心,引起纷争。(4)自武帝修筑边塞以来,有很长时间了,“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论者不深思熟虑,行权宜之计,精减戍守,“十年之外,百岁之内,卒有他变”,难应作战之需。(5)如果撤戍卒,“省候望,单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汉,请求无已;小失其意,则不可测。开夷狄之隙,亏中国之固”。这样,“非所以永持至安,威制百蛮之长策也”。[10]侯应的这些陈词,是深谋远虑的备边大略,因而受到汉元帝的赞赏和肯定。




[1] 《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


在贯彻主力伐胡、开拓边疆战略的过程中,汉王朝除了在政治、经济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举措外,还特别注意强化军队实力,做好军队的后勤保障,有如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发展骑兵。为适应边防战争的需要,汉武帝在西汉前期养马业兴起的基础上,加强马政,十分重视用马装备军队,发展骑兵。当时在中央增设了“八校尉”,其中的屯骑、越骑、长水和胡骑等四校尉,都是专门为训练骑兵而设置的。同时,又设立羽林骑,选拔西北地区精于骑射的“六郡良家子”和“从军死事之子孙”充当。[1]这些措施,使骑兵获得了突破性发展,数量空前增多。如元封元年(前110)冬十月,汉武帝巡视边陲,曾“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千余里”。[2]卫青、霍去病远征匈奴,曾动用过20 余万骑兵出击。除了中央直辖的骑兵集团外,边郡各太守也统有不少的骑兵。《汉旧仪》说:“边郡太守各将万骑行障塞、烽火、追虏”。骑兵的种类有轻骑、重骑、突骑多种。说明自西汉中期后,不仅骑兵的品种、数量增多,而且骑兵的地位显著提高,成为与匈奴作战的主力。
(二)边郡军屯。为保障战时军粮不乏,汉廷在边郡实行军队屯田,以便就地筹粮,减省转输之费,并借屯军增强边防战备力量。此举开始于武帝,行之于后世历朝。赵充国在《屯田奏》中阐述军屯的战略意义时说:实行军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一也;又因排折羌虏,令不得归肥饶之地,贫破其众,以成羌虏相叛之渐,二也;居民得并田作,不失农时,三也;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罢骑兵以省大费,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至临羌,以示羌虏,扬威武,传世折冲之具,五也;以间暇时下所伐材,缮治邮亭,充入金城,六也;兵出,乘危徼幸,不出,令反畔之虏窜于风寒之地,离霜露疾疫瘃之患,坐得必胜之道,七也;亡经阻远追死伤之害,八也;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虏得乘间之势,九也;又无惊动河南大开、小开使生它变之忧,十也;治湟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大费既省,徭役豫息,以戒不虞,十二也”。奏书的最后结论是“屯田得十二便”。屯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