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谈两汉文化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的沙尘暴记录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
两汉时期新疆的经济开发
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
两汉北部边防若干问题之
两汉流民问题初探
论两汉赐爵制度的历史演
最新热门    
 
两汉边防战略思想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

时间:2009-7-24 13:53:19  来源:不详
户的远途兵徭负担,但实践证明,边郡没有
候望、值边的戍卒是不行的。于是便采取召募或临时征集兵员的办法来解决。例如建武二十四年(48年) ,“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遂遣(马)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将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万余人征五溪”。[11]明帝永平元年(58年) ,“募士卒戍陇右”。[12]后面将要说到,东汉中后期,在边防战争中,运用刑徒兵、民族兵,特别是“营兵”和“属国兵”的情况,更为增多。
东汉前期,“以柔道行之”的治国方针,贯彻于光、明、章几代。史称:“自建武、永平,民亦新免兵革之祸,人有乐生之虑,与高惠之间同。”[13]又云:“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弛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辟土世广。”[14]在这期间,由于统治者实行了保境安民、俱存不扰的边防战略,不仅减少了民族战争,而且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天下安平,人民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15]的景象。但是也要看到,自光武帝废除更戍役制度后,一度也带来了消极影响,主要是战略后备力量薄弱,加之召募来的兵员成分复杂,军队缺乏训练,战斗力不强。到东汉后期,甚至“徒见王师之出,不闻振旅之声”。[16]“每战常负,王旅不振。”[17]




[1] 《后汉书》卷八入《西域传》。
[2] 《后汉书》卷一八《臧宫传》。
[3] 《后汉书》卷一八《臧宫传》。
[4]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
[5] 《后汉书》志第二三《郡国五》。
[6] 《后汉书》志第二八《百官五》补注引应劭曰。
[7] 《后汉书》志第二三《郡国五》。
[8] 《汉书》卷四九《晁错传》。
[9]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
[10]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
[11] 《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
[12] 《后汉书》卷二《明帝纪》。
[13] 《汉书》卷二三《刑法志》。
[14] 《后汉书》卷四《和帝纪》。
[15] 《后汉书》卷二《明帝纪》。
[16] 《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
[17] 《后汉书》志第二八《百官五》注引应劭《汉官》。


 
从和帝算起到献帝下台的这一历史时期,总的政治、经济形势是:随着生产力提高,地主制经济进一步发展,豪族势力恶性膨胀。宦官与外戚轮流专政,官僚集团之间的斗争加剧,政治统治极端腐败,特别是汉与周边的矛盾日益尖锐,对汉廷构成严重威胁。主要表现在:自安、顺以降,首先是汉、羌矛盾加深,双方的战争频发率高,持续时间长,战争空间大,此起彼伏,“群种烽起”。在此同时,周边的其他民族如匈奴、乌桓、鲜卑、南蛮等也纷纷举兵反叛。如安帝永初三年(109年) ,南单于起兵反叛,攻中郎将耿种于美稷。同年夏,渔阳乌桓与右北平胡千余寇代郡、上谷。同年秋,乌桓、鲜卑及南匈奴合七千骑寇五原。顺帝永建元年(126年) ,鲜卑数寇朔方南郡等等。经粗略统计,自安帝至东汉末季,匈奴大规模的犯边有20 余次,羌人犯边近40 次, 乌桓、鲜卑犯边达30 余次。至灵帝立,幽、并、凉三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寇抄。[1]
东汉中后期,公卿大臣“多近儒”,面对这各处的边犯,汉廷曾采取过多种对策。其时有过“和亲”,也开放过“关市”,以资羁縻,但主要是实行恩信招降、以夷制夷的边防战略。
恩信招降,是指汉廷通过一定的物质利益或政治待遇安抚、怀柔犯边者,是用和平方式解除边犯的一种策略。此举,以前有过,但东汉中后期广为运用。顺帝时,大将军梁商对恩信招降的必要性和意义有过一段论述。他说:“匈奴寇畔,自知罪极,穷鸟困兽,皆知救死,况种类繁炽,不可单尽。今转运日增,三军疲苦,虚内给外,非中国之利。窃见度辽将军马续素有谋谟,且典边日久,深晓兵要,每得续书,与臣策合。宜令续深沟高壁,以恩信招降,宣示购赏,明其期约。如此,则丑类可服,国家无事。”[2]梁商这一建议得到顺帝采纳后,立即由马续负责“招降畔虏”。从文献记载来看,此后恩信招降的事例不少。例如顺帝永建四年(129年) ,度辽将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